啟源能源發布會投下的震撼彈,餘波久久未散。
全球金融中心,交易大廳內數據流瀑布般傾瀉。
分析師嗓音嘶啞,對著鏡頭解讀那串顛覆性的電池參數。
每一家科技媒體的頭版,都被“啟源”、“星核”、“林嶽”霸占。
空氣裡彌漫著興奮與焦慮交織的複雜氣味。
“數據確認無誤。”麻省理工學院旗下一家獨立能源實驗室,白發蒼蒼的主任放下報告。
鏡片後的雙眼,閃爍著難以置信的光芒。
“能量密度提升三倍,循環壽命突破五千次……這不是迭代,這是躍遷。”
結論迅速傳遍學術界,再無質疑。
權威科技期刊《未來科技》緊急加刊,封麵文章標題醒目:
《跨時代的技術奇點:啟源能源定義未來》。
文章深度剖析,認為其技術壁壘至少領先行業五年。
字裡行間,是對一個嶄新時代的敬畏。
與此同時,智核科技。蘇晚晴團隊配合發布了數個adnn算法的應用實例。
屏幕上,複雜的分子結構模擬,能源網絡的最優調度方案,智能工廠的虛擬孿生……
ai如同無形之手,精準操控著現實世界的物理規律。
展示清晰揭示,星核電池的誕生,並非孤立的技術突破。
背後是強大人工智能平台提供的算力支撐與研發加速。
林嶽集團的綜合技術實力,如冰山般露出更龐大的一角。
業界再次被深深震撼,這已非單一賽道的競爭。
“我們需要啟源的認證!”
德國,工業巨頭西門子的總部。負責自動化與驅動技術的董事,語氣急促。
“立刻組建團隊,爭取成為他們的核心設備供應商,不惜代價!”
類似的指令,在全球頂級供應鏈企業內部頻繁下達。
日本的材料巨頭,美國的精密儀器製造商,歐洲的化工康采恩……
曾經高傲的供應商們,此刻姿態放得極低。
郵件、電話湧向啟源能源臨時籌備處。
定製化服務、優先供貨權、更優惠的價格條款,隻為擠進那張金光閃閃的供應鏈名單。
底特律,通用汽車總部,董事會氣氛凝重。
“他們的電池,能讓我們的電動車續航輕鬆超過一千公裡。”
ceo揉著額角,語氣沉重。
“充電速度幾乎抹平了與燃油車的差異。”
“必須拿到他們的電池供應!立刻派最高級彆的代表去談!”
德國斯圖加特,奔馳總部。
日本豐田城,豐田汽車高層緊急會議。
所有傳統車企巨頭,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觀望?猶豫?那意味著被時代徹底拋棄。
高管專機頻繁起降,目的地隻有一個——創想無限所在的城市。
“林總,這是大眾集團董事長的親筆信,希望進行戰略投資。”
林清雪將一份燙金邀請函遞給林嶽,林嶽目光掃過,指尖輕敲桌麵。
“婉拒。啟源能源,現階段不接受任何外部投資。”
他的聲音平靜,卻透著絕對的自信。
能源市場劇烈動蕩。石油期貨價格連續下跌,傳統能源股一片慘綠。
分析師們在財經頻道激烈辯論。
“啟源能源的技術若大規模量產,全球能源結構將徹底改寫。”
“化石燃料的黃昏,或許比預想中來得更快。”恐慌情緒開始蔓延。
《時代周刊》最新一期封麵,是林嶽的側麵剪影。
orro》。
內文將他譽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推動者”、“定義未來的科技領袖”。
林嶽的名字,超越了商業範疇,成為一個時代的符號。
“老板,看看這個!”
倪子涵將平板電腦遞過來,臉上是掩不住的興奮與疲憊。
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應聘者名單。
諾貝爾獎提名者,矽穀頂尖ai科學家,全球知名車企前高管……
無數精英,向啟源能源投來橄欖枝。
倪子涵的招聘郵箱徹底癱瘓,不得不緊急擴容服務器。
“篩選工作量太大了,但每一個都舍不得放棄。”
她嫵媚的眼波流轉,帶著一絲撒嬌般的抱怨,更多是與有榮焉的驕傲。
林嶽的個人魅力與集團的技術實力,形成了巨大的人才虹吸效應。
相比創想無限和啟源能源的如日中天,葉家大宅則被愁雲慘霧籠罩。
曾經門庭若市的景象不再,隻餘下蕭瑟與沉寂。
葉家的名字,在各大媒體的報道中,幾乎與“失敗”、“潰敗”、“邊緣化”畫上等號。
他們在新能源領域的投資血本無歸,相關產業股價一落千丈。
銀行開始催債,曾經的盟友避之不及。
葉家百年積累的聲望與影響力,正在快速崩塌。
家族內部,彌漫著絕望和怨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