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句話說,這將極大地改變了他未來的生命曆程。
......
發錢看似是一件很俗氣的事情,但也正如同沈明秋所言,對於很多科研狗來說,能順利發出來高質量的論文就是一件燒高香的事情了。
什麼錢不錢的,真不熟。
但墊錢和賺錢已經屬於兩個維度的概念。
更何況,相當一部分人發論文是提高學術層次,能夠賺更多的錢,提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質量。
在本質上來說,其實並沒有任何區彆。
隻不過陸時羨將這個過程加快了很多而已。
他花大氣力將這麼多人招過來,並不簡單地滿足於他們做一名流動性很強的科研苦力,等到需要的時候再換一批。
而是能夠經過磨礪後,逐漸成長為獨當一麵的學術工作者。
有著眾多大佬帶隊,可能這個過程對他而言並不必要。
但在他潛意識裡,往大了說,還是想為國家培養一些具有真才實乾、本領出眾的研究人才。
畢竟在成為大佬之前,很多人都是這麼慢慢熬過來的。
很多沒熬過去的,可能並不是因為內心有多脆弱,隻是因為敗給了生活或者說責任。
就像他的室友常文超那樣,人總得先生存下去,才能談其他的。
正好他也有能力改變些什麼,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到今天,陸時羨覺得自己才開始懂得這句話的含義。
拋開腦海中一些雜亂的想法,陸時羨最近幾天都很閒。
已經陸陸續續地有人請假回家過年,他回家的日期暫時還沒有確定下來。
就當他思考著這個問題時,忽然收到了一封郵件提醒。
打開一看,原來是告知他已成功當選米國科學院院士,詢問他是否願意在明年春天前往華盛頓第五大街參加院士授予儀式。
看完郵件,陸時羨暫時沒有回複,心情也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大概就像是處理一封學術日常交流郵件一樣。
投票結果在次日傍晚公布。
米國科學院官網更新了院士名單,不出意外,本來無人關心的一件事,但和他扯上了關係,瞬間受到了多方媒體報道,引發巨大關注。
“近日,米國國家科學院公布了新當選的院士和外籍院士。此次共計100名院士和25名外籍院士當選。諾獎得主、燕京大學教授、植物病理與遺傳育種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9歲的陸時羨教授當選外籍院士,成為獲此殊榮最年輕的華國人!”
於是,很多記者聞著味又趕了過來。
曝光在聚光燈下太多次,陸時羨現在對采訪真有點敬謝不敏的意思了。
於是當即決定回老家避避風頭,南江是待不住了。
正巧也可以順道去金陵大學,拜訪一下蘇長清,處理一下以前積壓了很久的瑣事。
喜歡沒參加高考怎麼了?我保送的請大家收藏:()沒參加高考怎麼了?我保送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