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我們剛剛收到消息,202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燕京揭曉。今年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31個項目人選),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6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2項,一等獎12項。”
“而您主持的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您對此有什麼想說的?”
而此時,陸時羨的表情也慢慢由淡定變成了迷茫。
“啥?”
“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我不造啊?”
而此時,陸時羨手中的電話開始不斷響動,這已經開始證實這位記者的消息。
......
等到好不容易擺脫記者之後,他終於有機會接聽電話。
一連串有好幾個曲溪的電話,顯然是有急事,不然不會這麼誇張。
撥通電話,很快接通,從那邊傳來一道激動而又急促的聲音。
“我的天,終於打通了!”
“剛剛實驗室收到了來自燕京的通知,咱們的項目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陸時羨笑了笑:“是嗎?不過我已經聽說了。”
“你把這個消息分享到實驗室的大群裡吧,也讓大家都高興高興。”
很快,接下來的時間,這個消息開始呈現爆炸式的傳播。
互聯網時代就是這樣,任何事件都能迅速傳播到每一個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原本,吃瓜群眾還在消化他獲得沃爾夫農學獎的消息,這會兒突然來了一個更重磅的新聞,並且迅速登上熱點新聞,並以非常不小心的姿態波及到了更多的圈子,例如此時某位歌手剛買了新專輯的熱搜。
雖然這年頭各種獎項注入的水分是越來越多,就算是官方公布的獲獎名單也不見得能讓所有人滿意,就更彆說一些公信性都沒有的野雞獎。
但如果是國家科技領域的最高獎項三大獎的話,在絕大多數吃瓜群眾眼裡還是挺具權威性的。所以這次獲獎名單的流出帶來的影響顯然比沃爾夫獎來的要更熱烈。
此時,手機的來電已經快要應付不來,陸時羨不得已隻得關機才能稍微清靜下來。
對於這次的獲獎,陸時羨還是挺意外的,畢竟之前並沒有心理準備。
他看上去平靜,但也隻是表麵功夫,畢竟已經是當實驗室主任的人了。
其實心裡還是挺高興的,畢竟沒人會嫌自己的榮譽太多,更何況還是來自自己祖國這種級彆的認可。
此時的實驗室裡,眾人也因為這個消息而彙聚一堂。
“之前搞了大半輩子,都沒獲得過什麼獎。沒想到我剛來這裡幾年,就跟著混了個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還在消化這個消息的汪海峰心中感慨萬千。
曾福年笑了笑:“所以現在社會上流行一種叫做選擇大於努力的說法,但很多人忘記了,機會來了也要有本事抓得住才行。”
“有了這個獎打底,今年的初選時間好像已經過了,不過你可以試一下明年的增選。”一旁的彭慶華含著笑意說道:“說不定老汪你這次有機會借此評上院士也說不定。”
聽到這句話,汪海峰愣了愣,因為多次落選,他已經很久沒有參與院士評選了。
隨後突然反應過來道:“說到院士,陸主任好像今年是第二次入選了吧?有了這個獎,他的機會應該不小吧。”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反應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