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勃下意識地問道:“什麼問題?”
“你沒發現他年輕的過分嗎?”梅林很快解釋道:“他不同於我所見到地任何一位華國學者,哪怕是隻是過來做訪問交流,這些華國人年齡都不小了。”
“這說明現在華國學者呈現大齡化,或者說是年輕學者很難掌握話語權。”
“以他這個年紀,沒有過人的能力是不可能博士畢業的。我現在甚至懷疑這個陸,年紀還沒我大。”
“所以,我現在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什麼想法?”鮑勃有點跟不上梅林的思路:“你是不是想太多了,過去不是也有特彆年輕的學生到耶魯來學習嗎?”
“據說是華國什麼少年班的學生。我看他們的表現也就一般啊,隻是對比起同齡人,他們算是優秀了。”
“但不是有人說他們這是在透支未來的潛力和靈氣,過了現在的巔峰期,這種人就很難有更出彩的表現了。”
“不。”梅林搖頭道:“我感覺他似乎不太一樣。”
......
而此時。
耶魯大學遺傳育種實驗室。
實驗室副主任曼倫·修文專屬的辦公室裡。
他和陸時羨的對話正在進行。
“你對比較基因組學有了解?”曼倫麵無表情地問道:“我在立項報告裡似乎沒有提到這一點。”
“而且我也從未在組裡說過,就連組裡的副教授傑西斯都不會想到我的真正目的,隻是認為我想要做種質間遺傳分化研究。”
“你是怎麼猜出來的?”
陸時羨先是讚歎了一句:“曼倫教授,看來您是一位具有相當卓越學識的研究者。”
說完他又搖頭道:“事實上,我並沒有猜出來您的意圖。”
還沒等曼倫開口,陸時羨已然繼續解釋道:“後基因組時代,隨著基因組測序成果爆炸性增長,沒人不會對物種的基因組結構特征,也就是dna序列、基因家族、基因排序、調控序列等等內容感興趣。”
曼倫終於露出感興趣的表情,反問道:“你這個理由恐怕無法說服我?”
“要知道對於比較基因組學而言,最有研究價值的是剛進行完成基因組測序的物種。”
“而水稻卻早已經於十幾年前被測序完成,當時確實有過一段時間的研究熱潮。”
“但現在,水稻早就不是基因組研究的寵兒,關於水稻的研究也大多集中在雜交遺傳育種上。”
說了這麼多,曼倫教授終於問道:“所以,關於這一點你怎麼解釋呢?”
陸時羨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起了一個似乎毫無關係的話題。
“我似乎聽說最近有一種不太常見的植物在歐洲完成了測序。”
“很不巧的是,那種植物正好是禾本科。”
聽到這最後一句話,曼倫教授罕見的露出笑容來。
“很好,看來莫蒂這老家夥終於靠譜了一回。”說著曼倫教授向他伸出手來:“我現在重新歡迎你加入關於水稻的比較基因組研究項目中來。”
“我也重新強調一次。”陸時羨回答的爽快無比:“這是我的榮幸!”
喜歡沒參加高考怎麼了?我保送的請大家收藏:()沒參加高考怎麼了?我保送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