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未完的研究,如果有機會的話,也許在遙遠的將來我會親自重啟它。”
......
接下來的幾天,諸如此類的對話上演在不斷上演著。
陸時羨第一次體會到之前在ucd所做的豪賭給自己帶來的後續影響力。
隻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耶魯的植物病理研究中心居然向他發來了邀請。
雖然在協議期內,博士後不能提前出站或隨意轉到其他的實驗室。
但同屬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這個協議並不是沒有迂回的餘地。
隻不過陸時羨還是婉拒了。
如果他還要乾老本行,直接去ucd就行了,還來耶魯乾什麼。
然後這件事在曼倫教授的嚴辭乾涉下,徹底沒有了尾聲。
這件事的確給他帶來一些煩惱,但帶來的更多的是好處。
比如在實驗室裡,主動和他打招呼的人多了一些,哪怕有一些人他壓根不認識。
比如在小組裡,他能看見三位組員看他的表情裡多了一些其他的色彩。
“陸博士,你真的在ce上連發三篇論文?”這是一次小組會上,鮑勃見到陸時羨的第一句話。
“是的,但那都是過去式了。實際上,那些成果彙聚著很多人的努力,而非我一個人的成就,現在我隻是一個平凡而又普通的遺傳學博士後。”陸時羨對於遭到盤問,心中早有準備,隻是他沒想到一向對他不太感冒的鮑勃態度轉變的這麼快。
“噢!那可是ce,為什麼能從你嘴裡說出來這麼輕鬆的。”鮑勃抱著頭頗為羨慕:“該死,我居然現在才聽說這個消息,為什麼都沒報道的。”
對於他的疑惑,陸時羨隻是笑笑,並沒有多做解釋,其中涉及到的細節不是這一會兒能夠說清楚的。
同樣,瑟琳也發表了自己的感歎:“如果讓我在ce上發表一篇署名論文,我想我都有信心去申請哈佛的博士offer了。”
“就算沒有,也一樣可以。”陸時羨給出了自己的祝福:“我相信那些麵試官會對你給出一個優秀的分數。”
梅林則是推了推眼鏡,一字一句分析道:“我最近在期刊統計軟件上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情。”
看著幾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過來,梅林繼續說道:“su這個名字,一共出現了546次,一共有32個單位。”
“除去已經逝世的作者後,我又將篩選範圍鎖定在戴維斯和燕大,這次一共隻有16篇論文。”
“其中有3篇頂刊,4篇次頂刊,9篇jcr一區論文。”
說完這句話,梅林將目光放在陸時羨的身上:“將這些論文的影響因子加起來再除以發表的所有論文總數,得到了他的平均影響因子。”
“我又打開耶魯大學學術交流網站,這個數據已經超越了耶魯96的教授和學者。”
“我發現出現在這些地方的論文,這個名字絕大部分都是一作,剩下的如果不是,那就是通訊作者,甚至從來沒有出現在二作的位置。”
說完,梅林終於朝陸時羨問道:“陸博士,請問平凡而又普通的你可以解釋一下嗎?”
喜歡沒參加高考怎麼了?我保送的請大家收藏:()沒參加高考怎麼了?我保送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