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但他們現在連兵馬都還未齊全,僅僅靠上次招過來的那幾個博士後以及幾位院士帶過來的幾名學生,還遠遠不夠。
根據推算,至少還需要一百個研究生才能保證若乾個實驗組同時維持運轉。
這第一個任務他準備交給曲溪,然後找幾個人協助她就行。
畢竟這次的招人就沒上次的要求那麼高了,博士學曆就行,如果確實很優秀,放寬到碩士研究生也不是不行。
而且一百個人看似很多,但分攤到全國各個高校,其實也就算不了什麼了。
更何況,這種由諾獎大佬帶隊的頂級實驗室,還有這種研究待遇,哪怕是從國外回來的研究生也很難等閒待之。
關於配套的事,陸時羨專門跑了一趟市中心。
這種事情屬地就能直接解決,還用不上去省裡化緣。
不過他對於能不能成也是心有疑慮,畢竟他隻是嘴巴一張一合,地方上卻要頂住財政壓力,拿出真金白銀,沒有一定的魄力是不行的。
於是,第二天的市中心辦公室。
現任南江市市長張明雄聽說他要來,連推了上午好幾個會,親自接見了他。
陸時羨一邊跟他解釋未來實驗室的研究方向,一邊跟他介紹目前人員隊伍的建設情況。
當聽到有六位院士悄悄咪咪蒞臨南江的時候,眼睛都餓紅了。
等到他提到,能不能開條綠色通道,做好萬宏教授和其他研究人員的醫保服務保障時,甚至還沒說到其他的事情。
張市長已然大力拍桌:“必須支持!國家級重點項目落戶在南江真的很不容易。”
“全市公職人員的工資即使晚發一點,也要先保障這個項目,把實驗室的頂級人才留住。”
“其實陸主任你今天不來,我們後續也要研究這個事情的,你們的事情早就在省裡掛了號,還是大領導親自抓的,更何況項目資金的大頭在科技部裡和省裡出了,這些事情理所當然由我們來保障,算不了什麼。”
張明雄的話並不是虛言。
後麵的都不說,光是首批數億的資金投入到南江市,這筆資金流雖然全用於修建實驗室主體工程,但一些勞務或是裝修材料工程還是在當地采購的,總歸還是有些錢分潤到南江這邊的。
更何況,省部共建實驗室在南江,這對於南江市而言有著天然的一損俱損一榮俱榮關係。
當然,最讓張明雄在意的是,居然已經有六名院士同時來南江。
院士是什麼概念?
翻譯一下就是:頂級的人才、先進的生產力和誇張的資源分配力......
喜歡沒參加高考怎麼了?我保送的請大家收藏:()沒參加高考怎麼了?我保送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