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陸時羨隻是簡單一句話。
這意味著未來至少大幾個月一百多號人要開始通宵達旦。
但沒辦法,在一個大型實驗室裡。
作為負責人,已經不用親力親為去做那些最繁瑣的實驗。
除了確定項目內容以及獲取實驗經費以外,他們需要做的往往就是把握研究方向以及解決過程中遇見的問題。
平時你可以當甩手掌櫃,飛南走北,甚至胡吃海喝,天天看不見人影子,這都不要緊。
但一旦出現問題,出現重大決策事項時,那就必須能夠想出辦法,立刻決斷,做出決定。
當這個消息被傳到神經最末梢的課題小組時,顯然引發了不少人的議論。
“老黃,我就知道事情不會這麼順利,剛剛張教授跟我說了大組會的內容。”沈明秋對著不遠處的黃奇歎了口氣道:“實驗都做了大半年了,現在告訴我數據精度不合格的要重新做。”
由不得沈明秋不抱怨,現在的項目除了一個專門由章益民院士領頭的實驗數據處理小組以外,其他都是實驗小組,隻是各自負責的環節和內容不一樣。
實驗小組除了高德峰院士和萬宏教授負責是植物病毒培育及培養相關實驗。
其他都大差不差,都算得上病毒浸染實驗,隻是實驗樣本類彆的不同罷了
而他和黃奇被分配到彭慶華院士和張勤遠教授負責的?植物抗病毒相關實驗組。
沈明秋是華國農業大學的人,而彭慶華作為華農的前校長,自然對他另眼相看,讓他單獨負責一個子課題,並讓黃奇和他配合做實驗,在他們下麵還配置了幾個得力的碩士研究生。
這自然算不上任人唯親,因為在實驗室,都是要手底下見真功夫的。
如果你沒有這個能力,在這個位置根本待不了多久。
而沈明秋拿到的課題是?關於免疫因子之一也就是hsp90家族蛋白調控植物細胞抗病毒先天性免疫。
這顯然並不是一塊好啃的骨頭。
根據過往的研究成果表明,擬南芥中的hsp90家族蛋白在環境脅迫下能對植物產生重要影響,參與植物的生長發育、抗病耐逆以及遺傳變異等生理過程。
但問題是目前已有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擬南芥和煙草這種雙子葉模式植物上,對於單子葉植物並未進行較為係統性的研究。
這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研究難度自然比其他組內其他課題要大上不少。
於是期間遇見的困難和問題就接踵而至。
就更不用提下麵的幾個碩士研究生了,甚至有的還處在理論了解環節,沒有相關方麵實驗的上手經驗。
不是一會過來報告說保溫箱溫度異常,菌株已經失活,就是提純時酶切反應後,dna樣本雜質過多。
但現在組會開完之後,對於實驗數據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基本隻有沈明秋和黃奇自己來挑大梁了。
這些研究生後麵大都隻能做做苦力活,想讓他們承擔更多的工作無異於是添亂。
在這個背景下,其實各個組的處境也都大差不差,壓力和強度一下就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