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教授,首先恭喜你們團隊獲得了如此喜人的研究成果。”
“我想的問是,你在發布會上多次提到自主研發的字眼,今天我想請教您關於抗病毒遺傳育種技術自主研發的問題。”
陸時羨整理了一下西裝的袖口:“您請問。”
“我注意到,您的研究中開發了一套全新的抗病毒育種體係。”封黎杉翻開筆記本:“能具體說說這項技術的突破點嗎?”
“這項技術的核心在於我們發現了溫度波動誘導蛋白質構象重排的機製。”陸時羨繼續解釋道:“傳統的抗病毒育種主要依賴基因編輯,但我們另辟蹊徑,通過調控環境因素來增強植物自身的抗病毒能力。”
“遇到過困難嗎?”
“當然!”陸時羨此時風輕雲淡地說道:“最困難的是驗證這個理論。我們需要精確控製溫度波動,但現有的設備都達不到要求。於是我們自主研發了一套溫控係統,把精度做到了±0.01c。”
封黎杉快速記錄著,然後放下筆,認真地看著眼前的年輕人:“您覺得,我們在植物科技領域要真正實現自主創新,最關鍵的是什麼?”
“是信念與堅持!”陸時羨毫不猶豫地說:“目前全國有很多類型的種質95以上完全依靠國外進口,極端情況下會威脅到我國的相關行業安全。”
“更嚴重的是,如果是機械化精量播種的遺傳單粒種,它的對外依存度高達99。”
封黎杉微皺眉頭,問道:“陸教授,您覺得我們的種質與國際領先水平相比,究竟差在哪裡?”
這個問題有點不回答啊,弄不好很容易得罪人。
陸時羨可不想亂開地圖炮,思考片刻回道:“其實吧,我個人認為我們的種質生產各個環節差的並不多,硬要說的話,可能有那麼一小點。”
“但是,如果從整個產業鏈條來看,累積起來和國際一流水平就有差距了。”
封黎杉點點頭,舉起錄音筆:“最後一個問題,您對未來有什麼期待?”
陸時羨眉頭頓時舒展,這才是熟悉的問題嘛!
於是他站在鏡頭麵前充滿感情地回答道:“我相信,隻要我們堅持自主創新,就一定能打破國外技術壁壘,破除卡脖子現象。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夢想,而是整個學界的共同目標。我們要讓國家的糧食安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b西班牙巴塞羅那中心。
辦公室裡,西蒙·馮戈爾猛地將手中的咖啡杯摔在地上:“你說什麼?華國人已經公布完成了對植物抗病毒免疫機製的應用?”
助手路易菲斯後退一步,小心翼翼地避開地上的陶瓷碎片,小聲地說道:“是的,教授。剛剛收到公開的消息,他們發現了溫度波動誘導蛋白質構象重排的機製,並以此培育出了具有廣譜抗病毒能力的水稻新品種,繁縷1號。"
“不可能!”西蒙一拳砸在辦公桌上:"我們領先他們至少一年半!他們怎麼可能......"
說到這,他突然停住,盯著助手:"我不是讓你派人盯著陸的進度嗎?現在你跟我說他都已經完成了種質培育?"
路易菲斯臉色蒼白地搖搖頭:"我們確實通過手段得到了一些消息,但內線給出的結果是剛出階段性成果,隻是沒想到會這麼快,這才過多久?”
"他究竟是怎麼做到的?我們投入了那麼多資源......"
“法克!”西蒙扯開領帶:“我早說過,不應該低估陸時羨的能力,他絕對在獲得諾獎前就已經有很大進展了。”
“教授。”路易菲斯猶豫了一下問道:“那現在我們的項目怎麼辦,他們現在已經攻克了這個理論應用的技術,並且已經形成成果。”
西蒙站起身,走到窗前。
巴塞羅那的夕陽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長。
“怎麼辦?”他突然轉身:“那當然是繼續,隻要沒在國際期刊上發表,華國單方麵的發布並不具備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