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蘇長清已經提拔為金陵大學副校長。
和他取得了聯係之後,本來以為隻是一次簡單的聚會交談。
結果,硬生生被金陵大學當成一次正式的學術訪問。
接待的規格那是相當之高,在家的校領導幾乎全來了。
學校本想趁著他當選米國外籍院士的風頭邀請做一次公開演講。
但直接被陸時羨拒絕了,他之所以提前回南江就是為避避風頭,圖下安生。
現在又讓他公開亮相吸引耳目,那是不符合他的意願的。
不過,很快金陵大學又提出讓他給這一屆的生竟省隊做一次內部指導課。
這下,陸時羨說不出話來了。
他自己就是從這裡出去的,已經婉拒了一次,再拒絕就真的開不了口了。
時間暫定在下周一。
於是,接下來的幾天裡。
陸時羨一邊和蘇長清溝通關於抗病毒小麥新型種質的研究事項,敲定了實驗室與金陵大學合作的一些細節,答應派人過來對這個項目進行共同研究。
但說是共研,其實跟指導沒兩樣。
因為在進行推廣的過程中,實驗室研製繁縷一號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
現在將其應用到小麥上,難度還是有的,不然根本沒有會談的必要。
主要是因為小麥的基因結構比水稻更複雜,是異源六倍體,含三個亞組a、b、d,而水稻僅僅隻是二倍體。?
而且小麥基因組中超過85為重複序列,而水稻的重複序列比例較低。?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小麥基因組測序研究進展較慢,而水稻已完成全部測序。?
但關於這個研究,實驗室裡的幾位大牛已經有人在著手構建係統性的《跨物種抗病毒通用模型構建》,隨便從指甲縫裡漏出來一點成果,都夠金陵大學努力好幾個月了。
所以,金陵大學想走這個支援路線,是一步好棋。
和蘇長清溝通完了這件事,陸時羨總算有時間好好休息一下,好好放鬆放鬆。
在實驗室裡,他的精力全部都在項目進展上,一些應酬或者聚會全部被他推掉了。
就在這時,沉寂許久的“劍指築波四劍客”群裡,也閃爍了起來。
他的幾位國決競賽隊友都開始討論起了放假的問題。
好吧,其實最開始隻有兩位。
至於王輔文是被楊一航騷擾的沒辦法了,也冒泡說了幾句。
在這個過程中,自然不可避免地就提及到陸時羨當選米國科學院院士的事情,並被cue出來公開發表感言。
正好都在國內,聊著聊著楊一航突然發起過年之前小聚的提議。
楊一航和馮亞男現在已經成為了兩口子,而王輔文本來就是一個不太會拒絕的人。
就這樣,這件事也這樣半推半就的確定下來。
未曾見麵的小夥伴們,終於在時隔多年後再會麵了。
金陵某家私房菜的頂樓包廂,窗外秦淮河的燈火如流淌的金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