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各顯神通_沒參加高考怎麼了?我保送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50章 各顯神通(1 / 2)

華科院某個相關領域的院士群裡,平時潛水的幾位大佬也忍不住冒了頭。

一位專注於植物免疫的資深院士在群裡轉發了兩篇論文鏈接,並發了個豎大拇指的表情:“小陸這一步,走得漂亮!把動物免疫裡的前沿概念巧妙移植到植物上,還做出了超越原版的創新,後生可畏!”

另一位做生物傳感器的工程院院士緊接著回複:“關鍵是實用性和前瞻性結合得太好了!他那傳感器不僅靈敏度逆天,響應速度還快,而且設計得非常適合田間部署。這可不是實驗室裡的花瓶。”

“我更看好那個智能彈頭係統。”第三位院士加入討論,“這思路太清晰了!精準醫療的概念被他用到了植物保護上,如果能大規模應用,絕對是農業領域的革命性突破,對減少農藥使用、保障糧食安全意義重大!”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覺得這件事真是太酷了。

就比如,此時剛從群裡打開鏈接仔細查看的吳閔濤。

他將電腦上的配圖放大幾倍,卻還是看的有些雲裡霧裡。

他是研究遺傳學基礎理論的,在這種植物學領域的理論研究上,一些大的方向讓他理解不難,畢竟同屬於生命科學領域,有很多共通的知識體係。

但現在讓他理解這種純粹的應用研究,這就純屬為難他了。

他對陸時羨心裡不滿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畢竟實驗室連帶著也研究遺傳育種。

本來找個刁鑽的角度像往常一樣批判一下的,現在卻發現自己居然連論文都開始看不懂起來了。

看著彆人出風頭很不爽是真的,但內心中對陸時羨能夠同時在《nature》和《ce》上同時出這種封麵論文成果的,還是感到服氣。

沒辦法,兩篇頂刊,不服氣不行。

這兩篇論文,如同投入輿論湖麵的兩顆巨石,激起的漣漪從核心學術圈迅速擴散至公眾領域,引發了媒體與民眾層麵的雙重震動。

消息首先在科技媒體圈炸開。

《知識分子》、《科研圈》等專業媒體在論文上線後一小時內便發布了深度解讀長文,標題充滿驚歎:

“‘諾獎級’應用突破!陸時羨團隊為作物裝上‘火眼金睛’與‘智能導彈’!”

“從0到1的顛覆:華國學者首創植物‘智能免疫係統’,農業病害防治或進入精準時代!”

緊隨其後的是主流媒體,《農業經濟》、《第一財經》等敏銳地嗅到了其中的產業潛力,標題更偏向商業化前景:

“估值幾何?解析‘繁縷’農業科技背後的萬億級市場想象。”

“農藥股應聲下跌?‘智能沉默彈頭’技術或重塑全球農化格局。”

更具影響力的則在華國tv當晚的《聯播》中,用了長達一分半鐘報道此項成果。

鏡頭裡展示了《自然》《細胞》的封麵,以及實驗室中精密的儀器和研究人員工作的場景。

配以鏗鏘有力的解說:“…...這標誌著我國在農業前沿交叉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全新的、強有力的技術路徑。”

社交媒體上,科普大v們各顯神通。

有人用“給每株莊稼配上了24小時待命的‘特種部隊’”來比喻超敏傳感器和智能彈頭的協同作用。

有人製作了生動的動畫視頻,演示邏輯門控彈頭如何像“智能導彈”一樣,隻在檢測到特定病原組合時才精準啟動,避免傷及健康細胞,彈幕裡滿是“黑科技!”“降維打擊!”的驚呼。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