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話既滿足了燕大的麵子需求,又將話題引向了學術交流的本質。
武紅頓時喜笑顏開:這個安排很好!我馬上讓院裡推薦最優秀的人選。
幾乎是前後腳,華國植物學會理事長鐘院士的電話也打了進來。
與武紅的直截了當不同,鐘院士此時居然打起了感情牌:
時羨,還記得你第一次在全國植物學大會上作報告時的情景嗎?那時候我就看出你非池中之物。
他語重心長地說,這次報告會對整個生物學界都意義重大。學會希望能組織全國各高校的植物學骨乾來學習,大概需要二十個名額......
植物學會的需求不算過分,陸時羨也就順水推舟同意了。
至於後麵曾福年院士打過來的電話,陸時羨更是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植物病理與遺傳育種實驗室作為他的學術根據地,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當然,後續還有更多通過彆的渠道打來的電話。
麵對這些密集的,陸時羨就沒那麼好說話了。
他直接在隨後的籌備會議上,定下了原則:
學術質量是第一位的。所有參會名額必須通過正規渠道申請,但我們可以在接待和議程上對合作單位給予適當照顧。
於是,消息發出去後不到十二個小時。
一千五百個參會名額就在開放申請三小時內被一搶而空時。
此時的業界已然意識到,生物學界的遊戲規則已經改變。
這不僅僅是一場報告會,而是見證一個新時代開啟的曆史時刻。
這也絕不僅僅隻一場簡單的成果彙報,更被視作新興科研力量向傳統學術秩序的一次“加冕禮”。
錯過這次報告會,就幾乎等於錯過了生物學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
2025年12月6日。
在整個南江省的頂力支持下,這場精心籌備下的學術報告會終於在這個月的第一個星期六開始了。
主會場入口處。
一個巨大的全息投影實時演示著sfr1蛋白的動態變構過程,其精細度甚至超過了論文中的靜態圖片。
走廊兩側是“方舟”超算產出的最具代表性的數據可視化藝術作品。
將海量的分子模擬數據轉化為絢爛而富有韻律的光影流動,讓觀者能直觀感受到微觀世界的美與複雜。
為每位參會者準備的會議資料,是一個預裝了所有已發表論文數據、部分可交互模擬程序以及“方舟”平台簡介的定製平板電腦。
報告會當天,盛況空前。
清晨六點,南江國際生物論壇中心外已是一片人聲鼎沸。
來自全球的學者們排起了蜿蜒的長隊,各種語言的交談聲在晨風中交織成獨特的學術交響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