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蜜蜂是在下午一點左右上的路,中午的太陽很大,車裡有點兒悶熱。每個人都昏昏欲睡,知了拚命地找話題和ike聊天。
知了問到:“楊眾讀個技工專業,是不是太浪費了,哪有從高往低學的道理啊。”ike嘴一咧:“人家出來不是為了讀書,就是移民,目標很明確。新西蘭有一個人才列表,隻要是清單上的人才都是緊缺的,移民非常容易。”
知了心裡默想,人才清單?那一定是很優秀的素質才能上榜吧。於是,問到:“清單上是不是都是高學曆那種?”ike笑著說:“哪有啊,基本都是水工、電工、麵點師、西餐廚子之類的,就是國內藍翔畢業的那類人。”
知了張大嘴巴,難以置信:“啥!?新西蘭管這叫‘人才’?”ike的女友插話道:“在kii眼裡,擁有一技之長的人都是人才,並非一定要高精尖或是博士學位才算。這裡的人不愛學習,所以技術人員很缺乏,即便薪資高也沒人學。”ike接過話繼續說:“有技術的都跑了,同樣的工作,澳洲的薪資比這裡高出一倍都多。這兒學完了就跑,當地就肯定緊缺了。”
知了繼續問道:“那清單上都是這一類的人嗎?”ike繼續解釋說:“清單上不會把學位要求列出來,隻是說要哪一類的人才,然後有一個最低要求,都是和新西蘭當地的職業技能證書掛鉤的。也就是說,不是你光讀個專業就完事,還要考當地認證的專業技能證書,再找到相對應的工作,就可以提交移民申請了。”ike的女友接著說:“這種事情也是很有風險的,你在國內都本科畢業了,來這邊讀一個中專都算不上的技校。移民局大概率不會批簽證的。”ike回答說:“你記不記得我讀語言學校時班上的一個同學。”說著通過後視鏡看向女友,“那個小子在國內是申請的奧大,來了之後就開始找中介換學校換簽證,過程很曲折而且風險極大。”ike女友回看著後視鏡說:“我們語言班也有一個,剛來的第一天就要換學校改簽證,聽說花了不少錢才搞定的。”
知了終於按耐不住插話道:“這裡麵是什麼邏輯?我咋聽不懂呢。”ike微微側身,說道:“咱們來之前在國內時要申請簽證對吧,這些人呢在國內用的是大學offer申請的學生簽證,上麵寫著學校名字的。讀大學少說三年多則五年吧,讀個技校一年就出來。這些人不願意花那麼多時間,於是來了就申請換學校。但是你要有合理的解釋,為啥不讀大學讀技校,否則移民局會嚴重懷疑你目的不純。所以拒簽的概率很高,大家慣用的做法有兩種,一是花大錢找有實力的中介,這些中介還真有的是手眼通天,能促成好事,但是據說要花很多錢。還有種做法是正常上大學,用一學期的時間故意掛科,然後找理由說跟不上,要求從底層讀起。這麼做也繞不開中介,隻是看起來理由恰當一些,但風險一樣。無論怎麼做,都繞不開花錢和花時間等待,但仍然比讀大學來得快而且花錢少,大學學費多貴啊。這些人會在拿到身份後再去讀大學,那就便宜多啦!”
知了聽得是雲裡霧裡,隻感覺太複雜了,而且風險巨大。萬一被移民局判定為有移民傾向,就萬無翻盤的機會了。於是說道:“大家為了移民是無所不用其極啊,我之前還聽說有找當地人假結婚的。”ike笑著說:“各有各的道兒,目的是一樣。”
知了差點兒脫口而出:“移民有那麼好嗎?”忽然想到昨晚的不快,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改口說:“楊眾也是這麼打算的?”ike的女友說:“人家是多管齊下,剛一來就開始找有身份的女朋友,同時也在問著中介換學校的事,另外還打著兩份工作,聽說跟老板的關係都處得不錯,想讓人家幫忙給他出offer辦工簽。”ike補充說:“那是個神人,讀個語言學校就沒消停過。”
知了不禁後脖子冒汗:“同樣讀語言學校,我天天為雅思發愁,人家都琢磨到兩三年以後的安排了。”ike寬慰道:“這不用比,他的選擇和你不一樣。說白了,語言學校對他來說就是結識人的機會,他都沒打算考雅思,讀個技校還要啥雅思!”
知了開始回憶起楊眾的模樣,兩年前他們還坐在一起打麻將,喝啤酒,吹牛皮。一轉眼,感覺自己還是個學生模樣,而他已然是個大人的狀態了。知了說道:“那他現在讀電工專業,就是說簽證更換成功了?”ike說:“是換簽證了,據說花了不少錢,所以哥們兒現在打三份工,說是要把中介費掙回來。也是神人,前麵聽說要結婚了,找了個廣東移民,據說比他還大兩歲,哈哈哈。”
喜歡在新西蘭洋插隊的日子請大家收藏:()在新西蘭洋插隊的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