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朝廷參與了與否,是他怪冬說了算。
…………
天氣已經漸漸的開始炎熱了起來。
這一天,羅林繼續躺在後宮裡。
然而,卻在這個時候傳來了一件重量級消息。
一個,是來自於魏國的。如今的曹叢,沒有想到竟然是生病了,這才會這時候才提出議和,果不其然,曹叢撐不住了,最終選擇了議和。
然後另外一個消息則是來自於錦衣衛,錦衣衛終於查出來了假幣大案。
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還真的是吳國在背後搗鬼!
這令羅林十分的憤怒,沒有想到竟然是這樣。他就不明白了,為什麼這些國家老是搞事呢?
最後羅林邁著不爽的步伐,前往大內閣,準備去處理這兩件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
上一次珂家去下毒給費蘊。
此事後來不了了之。
錦衣衛查不到更加多的證據了。
大內閣之中。
宰相們已經早早的等待在這裡。
“在討論魏國議和,以及假幣大案的事情之前,先把其餘的事情給解決掉。有什麼要說的嗎?”
羅林當仁不讓的坐在主位之上,冷冷的說道。
每年都有這樣的時間啊,特彆忙的時候。
其餘一名宰相走出來說道:“陛下,如今對烜厄的戰爭,已經反攻推進足足上百裡。繼續推進,恐怕是很困難的了,而且會消耗許多的錢財,畢竟每隔一段地方都要造城。不如就此中斷,命令烜厄臣服,每年朝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拒絕。針對烜厄的戰爭,再不濟也得奪取至少一半的陸地。最後允許烜厄之人移民我大乾,填充損失的百姓。”羅林淡淡的說道。
他要完全的除掉外患。
而不是跟唐太宗李世民一樣,晚年的時期才恍然大悟,悔之晚矣。
其實吧,總有人給這給那的瘋狂洗洗。什麼給外族蠻夷好東西,是無可厚非的,是千古之美談。
但是為什麼這一事件會被無數的人詬病呢?那是因為李世民自己。也歎息自己當初為什麼要這麼做。
《貞觀政要》裡,晚年李世民歎息:“中國百姓,實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葉,擾其根本以厚枝葉,而求久安,未之有也。初不納魏征言,遂覺勞費日甚,幾失久安之道。”
什麼意思呢?
中原地區的百姓,是大唐的根本,就像是一棵樹的主根,而中原四麵的蠻夷,其實是它的枝葉,損傷一棵樹的根本來滋養枝葉,來求得長久的安穩,這樣的事情在曆史上從來都沒發生過.起初我沒有采納魏征的諫言,以至於現在才發覺耗費那麼長時間,問題卻日益嚴重了,差點失去了長久安定的和平狀態。
所以說,為什麼說某些李世民粉絲惡心人。
霸占弟妹。私德問題,觸犯內亂。粉絲說無所謂。
殺兄囚父,粉絲非要說成是孝順。
不應該送物資送技術給外夷,彆人一提這個,就跟炸了毛一樣的去撕,說李世民沒錯。
問題是……李世民自己都承認自己錯了啊。
不知道李世民看到他這些隻知道吹,不知道多讀書的粉絲,會不會被氣得從棺材裡爬出來。
不管怎樣,唐太宗作為一代明君,開啟貞觀之治,一定是功大於過的,他真正的功績無人能抹黑。
本身就是明君,何須粉絲貼金呢?
皇帝天花板?千古一帝?最孝順的皇帝?
我敢說,李二黑大部分都是被那些尬吹的李二吹給弄出來的!一粉頂十黑!這些不讀書隻知道尬吹的李二吹越多,李二黑也就越多。
直到唐太宗得到客觀的評價之前,互聯網上李二吹和李二黑的戰鬥都不會消停吧。
…………
“可是陛下……”那宰相還有些不甘。
因為他是保守派的,之前陛下想議和,所以他才這麼提出要結束對烜厄的戰爭。
沒想到羅林直接強硬的拒絕了。
“好了,此事無需再議。”羅林揮揮手,“還有彆的重要事情嗎?”
沒有宰相說話。
“好,現在處理魏國議和、假幣大案兩件事!”
喜歡我就一昏君,能有什麼壞心思?請大家收藏:()我就一昏君,能有什麼壞心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