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陽、珂午和楊弘一起離開,準備去吃點飯。
走在路上還在聊著。
此時,楊弘忽的問:“珂大人,線車運輸在未來二十年有沒有可能代替水路運輸?”
“不好說。”趙陽搖搖頭,“有一說一,現在更了解火車的是江南工科院那邊。”
“那之後讓那邊發來一些報告文書如何?”楊弘道。
“嗯,這倒是小事,江南工科院那邊算是我們的附庸。”趙陽點頭說道。
一旁的珂午道:“楊弘,你為什麼會覺得線路運輸能夠代替水路運輸?要知道,水路運輸自古以來都是最好的運輸方式。”
“時代在變化。”楊弘道,“今年下江南的時候不是坐了火車嗎?那時候我就有所感覺了。我覺得以後至少是一個水路為主,線路為輔的運輸方式。”
“如果軌道車、火車能夠開發得更優秀,或者是軌道鋪設遍布於整個大乾,那說不定能夠變成線路為主,水路為輔。”
趙陽也問:“我不太喜歡線路運輸,雖然是靠著空氣來推動器械,迪巴確實很厲害。但線路運輸要耗費大量的煤炭,之前的軌道車也是需要大量的力士或者武者來通過變力裝置來拉動軌道車。”
“水路就不同了。水自高流向低,人力不可阻也。”
“換言之,隻需要坐在船上,什麼都不乾,那麼水也會推著船隻走向下流。”
“我依然感覺水路運輸是更加優於線路運輸的。”
楊弘則是說道:“就此為止吧,現在探討這些還過於遙遠。更何況陛下已經確定,廣修運河,這是明顯要主水運了。”
“而且我也隻是有一種感覺。”
“水,緩和而孕萬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的確水運相比火車,不需要煤炭也不需要力士出力,僅僅是船隻放在水中,水就會推著船隻往下遊走。”
“但同樣的,這也限製了船隻的速度。”
“水有阻力,要想在水上達到快速,我有一種預感,火車終將超越船隻。”
…………
稅收結束之後。
此時已經是康哲六年的末尾。
而大內閣一方麵在準備陛下所說的方案,這個方案可極其龐大,工作量是上一次酈紫大運河和新海都加起來的幾倍還要多。
另外一方麵,大內閣也已經在準備京察了。
今年的京察將是一次大動作。
因為大量的藝官將迎來一次大的升官。
原因很簡單,川地、吳地需要大乾這邊培養的官員前去進行管理。
那麼,官員數量竟然也變得不夠用了。
說實話,這是大內閣所料未及的。
之前,因為陛下在科舉的時候通過了大批的官員成為進士,然後又開了一次恩科。
後來還召回了前朝的官員。
所以,除開藝官不算,算那些正兒八經的朝廷命官。
那乾國一個國家的官員數量,就是吳國、蜀國、唐國三個國家的朝廷官員加起來還要多。
結果,今年可以說是瘋狂擴張的一年。
黑龍江省,高麗省,川地,吳地。
官員竟然不夠用了!
大內閣很快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好在。
他們有數量龐大的藝官!
不管怎麼樣,先拿過去用了再說!好歹是個官員,有一定管理地方的經驗。
於是,這次京察總算是沒有發生“官員不夠用”的情況。
與此同時,大內閣鄭重的上請奏折。
希望羅林再開恩科!
喜歡我就一昏君,能有什麼壞心思?請大家收藏:()我就一昏君,能有什麼壞心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