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之後就是稅收,大內閣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會很忙碌,直到冬天來了之後,才會忽然清閒下來。
原因就在於今年沒有京察。
以往的冬天,都是進行全國京察調動的時候。
換言之,戰爭結束了,不需要頻繁的更換地方官。
地方官這種東西本來就是需要長時間任期的。
這樣才能夠更好的熟悉當地情況,對症下藥,因地製宜,好好的治理。
戰時之所以頻繁換,就是為了篩選足夠優秀的人才。
之前的大乾地方官基本上就三種狀態。
上任一年,和去年相比的話,“更差”“差不多”“更好”。
更差的,直接調走,趕緊滾,換人來治理。
差不多的,直接升官,因為是戰時,官員需要填充的地方太多了。
更好的,那就更需要升官了,而且會大跳,連升幾級也是可能的。
但現在就不同了。
現在是無論這三種,都會繼續治理,以觀後效。
前兩種,看下明年能不能挽回,做出什麼政績。
而那最後一種,已經做出了政績了的,除非政績特彆大,不然就繼續留任,但政績特彆大的話,也是會升遷的。
這就是是提升穩定性。
屬於是安穩治國的國策變化。
…………
“今年的藝官又多了幾萬人啊……但沒想到的是,人還是不夠用。”
大內閣裡。
楊弘看著手上的文書發出了吐槽。
一旁,曹叢說道:“畢竟工程太多了,地盤也多出許多。”
“福利會不會太高了呢?”楊弘問。
現在大內閣裡,楊弘算是少數的幾個會和曹叢交流的人。
曹叢也很欣賞楊弘的才華。
“的確啊……”曹叢捋了捋胡須,“軍人,藝官,還有各級官員的福利都是終生的,現在按這個速度下去,以後福利會成為一個巨大的問題,但還是得看經濟發展速度,如果發展的速度足夠快,那倒是可以負擔。但長此以往肯定會出問題。”
“其實我已經有想法了,藝官其實說的是【一道出眾者】,比如說很會抓魚的,比如說天生神力的。但每年都有這樣的人。人數是每年都增加的,軍隊還好,又不是年年擴軍。”楊弘道。
“削藝官的福利製度?”曹叢問。
“嗯。”楊弘點點頭,“其實也不算是削,一方麵,引入評級製。每年藝官都需要通過競賽考試,分1級到6級,所有人最初都是1級。掉出1級,變成0級,則喪失藝官資格,需要重新考。而越是升級,則越是福利優秀。”
“砍多少人?”曹叢直白的問。
“五分之一。每年都要有五分之一的藝官掉級,然後有五分之三人維持原級,最後五分之一則是上升。”楊弘說道。
“嗯……不錯,不錯。此舉不但能夠讓藝官競爭,提高藝官技藝,而且能夠讓人丟失藝官資格。還有嗎?”曹叢問。
“除了評級製度,最重要的是引入【預備製】。也就是說,成為藝官後,不一定會被指派去從事有權活動,福利僅限於【優先錄取】、【工資升高】等小福利。這就能夠讓財政裡的福利負擔減少許多了。”楊弘道。
曹叢想了想,忍不住鼓掌:“妙啊。這種製度確實好。我建議加入朝廷會給預備藝官進行職業指導,現在很多邊遠地區都缺少督工的基層官員。而且現在整個大乾的醫生、老師都處於稀缺狀態。醫生調配、老師調配勢在必行。”
“的確。”楊弘也點點頭。
兩人又聊了許多。
準備之後就寫奏折上奏到大內閣。
因為考慮到曹叢不太受其餘宰相的歡迎,所以就楊弘來寫這份奏折。
…………
此時。
後宮之中。
羅林還不知道楊弘和曹叢竟然搞在了一起,此二人竟聯手想讓大乾升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