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以耕農的生產水平來進行獎勵麼。”羅林微微挑眉,“還有一個家庭的人口越多,那麼就會受到更多的福利。好家夥,成年獨身人口,收稅要收2倍的稅!”
羅林把奏折放下。
壞了,想起了不好的回憶。
捏麻麻的,單身稅這種離譜的東西在這個時代看見了,也是離譜。
“陛下,怎麼了?”商鞅問。
“沒什麼。”羅林繼續看下去。
提高邊境地區的糧食價格,繼而讓種田的收益得到提升。
減輕對農業的賦稅,大開綠燈,鼓勵農民開墾荒田。
然後是實行嚴苛的一夫一妻製。
同時,家庭成員超過五人,且正值壯年的男子超過兩人,必須分家。
“人口調控和土地調控?”
羅林看見了最重要的一點。
人多地少的地方應當外出移民。
人少地多的地方應當吸引移民。
由官府來調控。
“朕是看明白了,你這份奏折,是為了開墾大乾邊境啊。”羅林看完奏折,隨即放下。
然後用微妙的眼神看著商鞅。
商鞅沉默不語。
“不,挺好的。你這份奏折之後讓人用無線電轉告給大內閣吧,朕同意了。”羅林說道,隨即腳底抹油直接溜了。
見此,商鞅才鬆了一口氣。
“看來陛下還是妥協了。”商鞅感慨道,“人口一旦多起來,教育模式就會自動走向固定模板化。陛下,這個時代是無法處理教育問題的,那些孩子的天賦必須被壓製。”
連全民學習認字都還沒有達到,怎能就想著徹底的開發學生的天賦?
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
商鞅知道皇帝一定知道他的意圖,一旦人口多起來,那麼,最基礎的“教化”“種田”就會發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而這是邊遠地區的。
而在這中原七地之境內,區彆隻在於“種田”變成了“做工”。
“最重要的是……必須有人去種地。”
…………
羅林把奏折扔給了小李子。
“等等。”
就在小李子打算離開的時候,羅林忽然想起了一個人。
“有一個人,我都快忘記了。讓獨孤信回歸朝廷,算來,他也已經待了三年了。”
“陛下,回歸朝廷後的官職呢?”
“自然是宰相了……不。”宰相的話太累了。
自從大內閣宰相眾多後,六部的地位就稍微變得奇怪了起來。
最忙的不是最高位的尚書,而是侍郎這些比較忙碌。
“年紀最大的尚書是誰?”羅林問。
小李子一震,回複道:“吏部尚書張啟,今年七十一,是當初陛下征召回來的老臣之一。”
“重賞張啟,讓他退休。任獨孤信為吏部尚書。”
“遵命!”
小李子知道,朝廷要有一番大震動了!
陛下能是隨便找了個尚書?恐怕早就知道哪個尚書年紀大了想換了!
沒想到竟然是吏部!
那可是掌管全國官員調動的超級大官!
實際上,如今宰相的單個權力很小,整個大內閣的上百名宰相加起來,權力才很大。
那麼,這個尚書的位置,權力比宰相還要大上許多啊!
喜歡我就一昏君,能有什麼壞心思?請大家收藏:()我就一昏君,能有什麼壞心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