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錦衣衛,也有無限製格鬥門派裡的大宗師。
羅邁身上也是有武功的,對於這風雪也並不怎麼在意,而是說道:“大內閣的人正在進行辯論,討論得很激烈,尋找著各自的誌同道合者。說實話,這還是我第一次近距離的見識到大乾的朝堂。”
身為燕地的布政使,他也同樣不能離開燕地。
但如今燕讚城成了帝都,那他也就時而過去看。
“就我個人印象裡,在燕國還存在的時候大臣們是不敢這麼做的,大臣們都喜歡藏著掖著,對敞開心扉的自由討論並不習慣。”
“陛下真是一個神人,大力鼓勵辯論,又決定了一個數量眾多,集結無數人才君子的大內閣。”
林武淡淡說道:“宰相們會在大內閣的製度下,和善討論,然後團結一致的執行。有爭議是常有的事情,而大內閣的群體擁有決策權,服從大多數人的意誌。”
“但少數派也不會被忽視,否則就是違背了大內閣創建的初衷。”
“大內閣是宰相的民主,而這一民主低於皇帝的皇權。”
“團結,友愛,和睦,自由。”
“大內閣是陛下創建出來的,集體智慧的體現。”
如今大內閣的宰相達到上百名。
毫無疑問,為了統治一個龐大的帝國,政治體係必然遠超曾經。
這也是為什麼大乾在啟用老臣,且多次科舉都篩選出來大量進士,同時任用出色的藝官。
多種措施下,官員眾多,但大乾帝國的政治體係依然不顯得臃腫。
甚至偶爾還會出現缺人的情況。
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地盤太大了。
朝廷的隊伍必須擴大,否則無法進行良好的統治。
原本的七國時代裡,乾國時候一次上朝也就上百人,全國的官員2萬餘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而如今,朝廷宰相就達上百人,各級朝廷官員加起來上千人,整個大乾帝國的官員加起來足足有30萬人。
此時大乾帝國所處的政治格局,是曾經的王朝體係裡所不存在的,還不存在有那麼多的宰相。
某種程度上,相權很大,大內閣可以處理全國事務,繼而讓皇帝天天摸魚。
但同時,單個相權的權力卻又是曆史最低,一名宰相的權力甚至不如其餘的六部官員。
這種情況下。
大內閣自然而然的誕生出了票數民主。
也就是最基本的“少數服從多數”。
“民主……”羅邁愕然,他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詞彙,“民來主導嗎?那些宰相可不算是民。”
“哈哈。”林武一笑,也沒有去解釋。
兩人遊走在魏地和燕地的交界處,隨後開始聊起來應該如何去處理這種邊境問題。
而林武則是說道:“獨孤信的諫言是個好東西,免費送田。這不僅僅可以應用在北烜領這種邊疆地區,像是這種地區邊界也是可以應用的,將人口都給分流出來。”
“嗯,也是。不過也得考慮到此地是否適合耕種,包括說進行一個變種,比如這裡適合種樹,那就免費送種子。”羅邁連連點頭。
兩人繼續討論著燕地之後的發展。
而燕地作為此時的帝都所在地,也將吃到帝都所在的福利!
喜歡我就一昏君,能有什麼壞心思?請大家收藏:()我就一昏君,能有什麼壞心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