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大內閣現在上百名宰相,儒家僅僅占據很少的一部分。
…………
如果羅林在這裡,看見了這《十事要說》,肯定咋舌。
好家夥,姚崇這家夥的平行世界同位體也跑出來了。
十事要說的第一件事,為政先仁義。
表麵上是在廢除武則天時期的嚴峻刑罰。
實際上,卻是大慫朝“刑不上大夫”的前身。
它主張的是官員要被仁義對待。
它是站在士大夫階級,站在官員角度的。
…………
又一個宰相看起了《十事要說》,看向了第二策。
他是目前大內閣裡的中立派。
認為陛下還會在位很久,現在就站隊未免操之過急,所以公事公辦,對於《十事要說》進行審查。
“不求邊功……?”
“樂。”
“陛下以軍功立國,儒家卻想著讓陛下休養生息。勉勉強強吧。”
大內閣覺得應該休養生息的人也不在少數。
第三策:中官不預公事,還行。但陛下不會理會的,陛下重用太監,東廠乾的事情不比錦衣衛少。
第四策:國親不任台省官,也說得過去。那羅邁也算是國親了,但卻是燕地的布政使。
第五策:行法治。可以,看上去不錯。但和前麵的第一策,對官員要仁義,廢除刑罰配合起來看,怪怪的。
第六策:精簡稅目,廢除苛捐雜稅。這個倒是真的不錯。不過這事算是老生常談了,朝廷目前的稅收不多。
第七策:寺廟宮殿止絕建造。
不太可能。
皇帝重用道教。
佛教最近在唐地也是風生水起。由於之前大震的緣故,佛教的人數多了不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陛下沒有什麼表示,應該是采取一個默認的態度。
第八策:禮接大臣。
皇帝應該禮賢下士。嗯……這個的話,羅軾有可能,當今的陛下那是不大可能了……
第九策:限製外戚參政。這家夥不知道珂曼安和獨孤月空兩人經常接受皇帝的詢問嗎?
第十策:皇帝應該虛懷納諫。
啊哈哈。
這些後輩是不知道陛下登基時,哪怕百官逼宮,也是沒有啥用的。
“涼了,沒救了。這種內容,被貶是正常的事情。”
“大內閣的宰相舉薦還真是愈來愈低下了。”
這名宰相歎了口氣。
這是個不自量力的人。
他想要恢複貴族階層的權益,說實話,很難不讚同……
如果說實話的話,這大內閣裡所有的宰相都不會特地的去反對這份《十事要說》。
因為它維護的正是他們這些世家子弟,當世權貴的利益。
但宰相們也清楚。
不可能實施的。
這已經完全觸及到了皇族的利益。
或者說,話語權。
可以保障朝堂大臣的權益,但這個保障,要皇帝自己給。
而不是他們去爭取。
皇權與相權之爭,早已落幕,如今皇權高度集中,任何的從士大夫階層出發的諫言都不會在當前的大乾帝國所發生。
正解是……
等。
等待下一次機會。
等待皇帝的想法改變。
或者是等到下一代皇帝登基。
如果下一代也不行,那就等下下一代。
遲早會有一位君王沒有那麼強硬的。
穩住,發育。
喜歡我就一昏君,能有什麼壞心思?請大家收藏:()我就一昏君,能有什麼壞心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