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作為皇帝,去在大臣的身上強加自己的觀點,而不允許他們自由的發言。
那就是違背了大內閣創建的初衷,集體智慧無法被發揮出來。
結果不是沉默地反抗,就是盲目地遵循。
每種結果都不利於集體智慧的發揮。
不允許他人的思考和創造,也隻會讓創新停滯,阻礙大內閣的良好運作。
說到底。
在最終決策後,去執行的人並非是皇帝,而是這些臣子。
上頭一句話,下麵跑斷腿。
說得正是這種情況。
而最終下麵會得出怎樣的實踐結果,並非是皇帝可控的。
此時。
獨孤信開口道:“邊荒地區的開發刻不容緩,如果我們不做,那麼就隻能留給後人去做。”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道理,諸位想必不是不懂。”
“當然,我也能夠理解各位,無非是認為將投入到邊荒地區的資金放入到沿海地區,得到的回報是更多的。”
“然而請各位思考,如果放著邊荒地區不管,那邊的百姓得不到我們的關注,那麼人口和財富的轉移將非常嚴重。”
“留不住人,留不住錢。”
“沒有人願意安家,沒有公司願意常駐。”
“那麼,邊荒地區會更加的窮,以後比如今更窮。”
“現在邊荒地區靠著大基建的運河、公路,來硬拉發展水平。”
“當輕鬆的工作做完後,到時候邊荒地區的發展將一蹶不振。”
“好不容易得來的發展也會快速的損失掉……”
獨孤信說的話很有意思。
他沒有過多的去描述“開發邊荒地區得到的好處”。
他很清楚,集中、專注的開發沿海地區,收益一定遠超開發邊荒地區。
邊荒地區的人口大多是外來人口,而且精怪橫行,又是地形惡劣,西域高原、北地草原,完全是各種麻煩。
所以獨孤信采取的方法是,大量的描述“不這麼做帶來的嚴重後果”。
換而言之,我壓根不反對你們說的事實。
的確,開發沿海地區的收益更高。
但如果放棄開發邊荒地區,那麼就會遭受巨大的損失。
這二者都是事實。
見此。
其餘宰相也出聲,就此事發表言論。
這樣的辯論持續了半個時辰後。
太子也出聲了。
表示讚同獨孤信:“獨孤尚書的言論令人深思。”
雖然隻是輕飄飄的一句話。
但由於羅軾之前悍然對待歐陽家的姿態令人印象深刻。
於是一些還想繼續反駁,繼續強調開發沿海地區的龐大收益的宰相,也就放棄了開口。
羅軾很滿意的點點頭。
他需要確保自己的主導地位的同時,儘量多的創造一個粗放管理、自由交流的平台。
繼而發揮出宰相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不過,就是苦了對朝政討論進行記載的東廠太監和宮女了。
目前,會有常駐的數名太監、宮女,負責手錄大內閣的討論內容。
…………
“有趣,有趣~”
仙秦之主對於卡瓦德皇帝邀約,一丁點的興趣都沒有,雖然是跟著羅林。
但樂嗬嗬的圍觀著大乾的執政,樂嗬嗬的。
羅林也不去打擾他。
此時。
羅林已經和卡瓦德皇帝迅速的來到了波斯帝國的首都!
波斯帝國已經擺下盛宴,來歡迎羅林!
喜歡我就一昏君,能有什麼壞心思?請大家收藏:()我就一昏君,能有什麼壞心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