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新加入的種族和民族,也一定會衍生出很多的問題,這幾乎可以說是必然會發生的。
對此,大內閣並沒有給出特彆好的解決方法。
其實人類自己內部的民族問題,還可以靠通婚解決。
尤其是大乾帝國在這幾十年來一直都維持著的是“非漢族不可當官”的條理。
這些政策將天然鑄就漢族為主體的民族模式。
並且讓其餘民族的人,更多的去舍棄他們自身的文化,融入到漢文化之中。
這也是大融合的其中一方麵。
而種族方麵的融合卻並沒有那麼好處理。
生殖隔離客觀存在。
大量的異族可能終其一生都無法融入到大乾主體民族之中。
但是異族會被保障基本權力,繼而趨向於皇帝所布置的“以人族為主體,異族為輔助”的社會形式裡。
…………
大內閣。
已經複出了的珂午,早已在朝堂裡又參政十幾年了。
此時,珂午和楊弘坐在一起。
楊弘也早已在這幾十年裡證明了他是如何優秀。
“如此之多的龐大的地盤進入,我們恐怕不得不承認,錦衣衛製度或者需要改變。”珂午說道。
過多的新民眾融入到大乾來,這導致了一個非常麻煩的問題。
那就是監管力度一下子下降了不少。
監管力度的下降其實在這幾十年裡就有顯現,而大內閣采取的措施是不斷的提高錦衣衛的質量和數量。
如果需要更強大的監管力量,那就提升更多。
但如今的這種情況,連錦衣衛都太多了。
目前已經不能夠再增加。
除非是提升東廠的權重,那樣的話就無法形成製衡關係。
“如果無法監控的話,那麼那些新的地盤,就可能搞博弈了。”楊弘則是冷冷的說道。
自然是老生常談的朝廷和地方的博弈。
本來大乾帝國是不應該那麼早進入到這個階段的。
但是如今局勢瞬息萬變,確實是比較早的進入了。
當然,原大乾境內還是不需要博弈的,有足夠的控製力。
這種控製力主要就是在經濟上。
目前,朝廷財政占據了整個大乾帝國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是真正意義上的集權。
而地方財政僅僅占據百分之二十。
換而言之,地方想要錢,那就得管朝廷要。
但如果是沒有足夠監管力度的地方,就會產生貪汙,搞小動作……
在這種情況下,表麵上是那麼一回事,而實際上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舉個例子。
地方收稅收上一百,假設監管不到位,那麼它就可以報稅收收到了10,然後按照規矩,給朝廷上交8,自己留2……
那麼,貪下來的90呢?
就會轉變成和官府勾結的商人的袋子裡的錢。
而他們的錢拿出來,帶動地方發展。
地方發展是什麼?
恰好是一個官員升職的最重要評估標準。
監管力度足夠:收100,上交80,地方自己僅有20,在後續要錢時又拿到一些,但實際上用來地方發展的隻有“20+後續要錢要來的”這些錢。
監管力度不足:收100,上交8,地方拿92,其中就算有一些折損,用來上下打點了,用來分給商人了。那麼,實際上用在地方發展的錢是多少呢?是“92分贓分的錢”。
在這種情況下,將導致一種情況。
那就是地方富有而朝廷缺錢。
且,後者比前者更有靈活度。
為什麼?
再舉個例子。
假設地方自己保留20,然後後續向朝廷要到了30,那麼此時,這個地方的發展效果就是“50”。
而另外一個地方,看了一下前者,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間。
第一種:賣慘。92的收入,自己吃下52,那麼此時,地方發展效果是“40”,它就有理由說了:請老爹多看看我,我這裡多窮啊,快給我補助。
第二種:隱藏。92的收入,自己吃下了42,那麼地方發展效果就是“50”。那麼,此時地方發展就和那個沒有貪汙的地方,效果是一樣的了。巧妙的隱藏在了多個地方裡。
第三種:升職。當92的收入,自己吃了幾十,甚至不吃,此時,地方發展效果就是“50——92”的範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升官的最大評價標準,實際上就是地方發展。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貪官能夠治理地方治理得很好。
是不是很反邏輯?
明明他才是貪官,貪了錢,為什麼地方發展得比我不貪,還要好呢?
因為地方發展,和錢,息息相關。
隻要不是水平差距過大,不然的話,就是錢越多,這個地方發展得越快。
哢,這邊清官砸一萬,蓋個房子。
那邊貪官砸十萬,蓋十個房子!
發展速度是非常直觀和明顯的。
“如今,才能夠感覺到……陛下當初蟄伏多年,培養了那麼多忠心耿耿的錦衣衛,實乃眼光長遠無比啊。”珂午感慨道。
楊弘也是點頭。
在長達二十多年沒有羅林的時光裡。
宰相們時而感到迷茫,就會去翻閱羅林的執政記錄,從中獲得無限智慧和勇氣。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怎麼處理這麼大的疆域?”楊弘皺著眉頭說道。
“沒有什麼好辦法……不如,隻能夠再提升錦衣衛數量了?”珂午詢問。
楊弘搖搖頭:“錦衣衛現在數量太多了,繼續擴也的確是個辦法。”
錦衣衛多,會造成什麼問題?
首先是財政壓力。
監管力量是需要財政去供養的。
好在,現在大乾帝國很富有,所以也不虛,繼續擴錦衣衛,雖然的確會有財政壓力、東廠無法製衡錦衣衛的各種問題出現,但它的確能夠將監管力量給提升起來。
笨辦法也是辦法。
而楊弘則是給出了另外一個解法:“五五開,怎麼樣?”
“五五開?”珂午一愣。
“對,隻收不能作假的稅。”楊弘道,“我大乾軍隊剛剛收服了那些地盤,已經製作了密切的地圖。”
“哪裡有田,就收哪裡的稅。”
“而且,實施土地動態變化,但總麵積不變的政策。”
動態變化的意思就是,a是耕地,而b是荒地。
加入你要把a地點建立成城鎮,那麼就必須把b建立成耕地。
因為朝廷方麵不會管你那麼多,如果你減少了a的耕地,同時沒有多出其餘的耕地,造成了耕地減少,造成了稅收減少,那麼朝廷將對該地進行處罰。
“而其餘的稅收,收不上來,那就不收了。放下去,讓地方好好的發展。休養生息。”楊弘道,“那些稅收養的是什麼?”
“世家,商人,官員。”珂午眼眸明亮。
“世家會進入到如今是超級勢力的大乾帝國中心,商人也會進入到貿易中心,官員也會升職,不斷的調往重要的地方。”楊弘道,“我們把刀,架在他們升遷的路上。之前,少交的稅,在這裡,吐出來。”
珂午眼眸大亮:“妙計!如此,不但減少了財政支出,而且也將那些邊遠地帶的發展兼顧上了,堵不如疏,妙啊……”
喜歡我就一昏君,能有什麼壞心思?請大家收藏:()我就一昏君,能有什麼壞心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