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外圈的人,直接去第一圈和第二圈裡租房住,提供稅收的同時,可以享受到新科技和新製度的便利。”
“這誰不想呢?我這邊去那邊上學的人是愈來愈多了。”
“不僅僅是學生,我出社會了在工作了也是啊。我現在也想要卷學曆,這太方便了。”
“有一說一,確實。要是能夠獲得更好的學曆的話,那麼也能夠去找到更好的工作。”
“希望引入!”
雖然第三圈以及之外的圈層民眾都很期待,但飯還是得一口接著一口的吃。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在基礎設施不足夠、經濟水平不夠的地區,這一套是行不通的。
必須得有足夠的基礎設施才可以實施。
但一如大乾帝國曾經的那樣,哪怕是邊遠地區,也會慢慢的發展到。
實際上這也是一個博弈的過程。
表麵上,其餘落後地區的人離開了,去了發達的地區,所以落後的地方更加落後。
但這玩意存在一個平衡。
一個,是新的技術湧入。
第二個,是人均的提升。
假設原本這個地方的生產力是一千,有一百個人,那麼人均就是10……而若是走了50個人,那人均就變成20了。
人多和人少,都各有特色。
人少了之後——進行改革不也就更加簡單了麼。
隻要人足夠少,那甚至一個當地的富豪都可以自己花錢,接入到大乾的學習係統,繼而完成改革。
所以會完成一個博弈,繼而達成最後的結果。
簡而言之:這片地區走的人越多,這片地區進行升級的難度也就降低。
除非是那種真的一口氣走乾淨了的。
那的確這片地區也就沒有生命力了。
…………
大乾的內政,一片欣欣向榮,國運飛速的增長,分給了大量的國運流修士。
實際上。
大乾的成功是獨特的。
隻因這些國運流修士——也就是最早的那一批人,根本就是羅林的小號。
羅林小號,不當國運流修士乾什麼?
當初就是這一批小號,帶頭成為國運流修士,乾什麼都和國家綁定在一起。
最終帶起了這股風氣,繼而才有了如今的獨特修士社會。
…………
天雲帝國方麵。
此時,大乾帝國的一些消息傳過來,不過最終還是被天雲帝國所攔截了。
這種不利於士氣的東西,還是不要傳播為好。
但看著敵人如此的強大。
許多的文臣武將都是內心悲觀。
如今天雲帝國甚至沒有打過一場像樣的勝仗。
“現在呢,這個櫛易國的資源肯定是拿不到了。”
“唉,一個可以大幅度改變民生的機會啊。這就又落到了大乾帝國的手中。”
“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如今戰爭烈度不斷的提升,之後戰場可就不止櫛易國那幾個小地方了。”
“說不定……”
有文臣嘀咕。
雖然沒有說出來,但其餘人也都知道。
那就是「本土作戰」。
櫛易國本來就是在家門口的,結果被大乾帝國這樣打。
接下來估計要打到天雲帝國本土了。
到時候對於本土的經濟,也將是毀滅性的……
喜歡我就一昏君,能有什麼壞心思?請大家收藏:()我就一昏君,能有什麼壞心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