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將近三點鐘,雲雄來到了公開課教室,還彆說,聽課的人很多,雲雄來的稍微遲了一些,隻能坐後麵。
大概三點整,五十歲左右,看著很精神的黃教授夾著公文包來到了教室。
將手中的公文包打開,從裡麵拿出了一些資料放在了桌上,然後環視了一下周圍,說道“今天人挺多,謝謝大家來這裡聽我講課”
“古語有雲,好戰必忘,忘戰必危。有人知道是誰說的嗎?”
很快有人說道“司馬”
“很好謝謝,看來來這裡讀書的人,也不算是學渣嘛”
“哈哈哈”教室裡傳來一陣笑聲。
“戰就是戰爭的意思。問大家一個問題,人為什麼會好戰,又為什麼會忘戰?”那個教授問道。
“因為有好處吧”一個學生說道。
“對,因為有好處。什麼是好處,其實就是利益,是力量,是金錢。好戰是為了利益,忘戰也是為了利益,你們知道戰爭嗎?”
“當然知道啦,戰爭就是打仗,官方術語就是軍事對抗”一個同學回答道。
“那為什麼會打仗呢?”
“這還用說,肯定是因為有衝突,有仇啊”
“擴充地盤啊,地盤越大就越強啊”
“搶東西唄,你好欺負,我就搶你,”
“有些人好打好殺,喜歡戰爭吧”
教授搖了搖頭,說道“其實戰爭就是國家對外部茅盾與內部矛盾的一個解決方式,並且是直接的解決方式”
“任何國家,任何實力,任何組織與團體在發展壯大的過程當中,必定會出現階級固化,資源集中在少數人手中,造成其無法健康運行的問題。沒有彆的方式解決問題後,就隻有戰爭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西方國家大多數都是對外戰爭,我們國家古代的時候就是內戰,通過戰爭的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然後周而複始”
“為什麼呢?那是因為生存的空間有限,而人類數量無限。因為生存空間的限製,必定導致人類的數量隻能限製的某個區域,這個時候,為了生存權,隻能發生戰爭”
“而在現代社會當中,因為文明的發展,核武器的存在,國家與國家大規模的軍事對抗很難發生,這就造成了一個相對和平的環境。因為兩次世界大戰,國家的人口處於一個恢複期,大家都有了生存空間,所以才有了這段時期的和平。”
“有句話來說,就是現代社會打仗就是打錢,所以國家有沒有錢,經濟發展的是否好,代表著國家是否的強大。因此,如今的世界所有國家都是以發展經濟為主,我們國家因為一窮二白,所以發展的最快,如今已經成為了東方一極。”
“但是,任何事情的發展達到一定程度之後,也就是‘上限’之後,就會出現問題,比如階級固化。這一點在我們國家表現的極為明顯,十大家族基本上壟斷了我們國家百分之八十的資源,把持向上的渠道,底層人士找不到出路,社會就會出現問題,人們對國家失去信心與信任,國家的發展受阻,經濟陷入停滯。現在雖然還沒有出現,但是征兆卻已經有了,隻不過大多數人看不到”
“經濟學術語有通脹與通縮兩個詞彙,說的直觀一點就是前進與到退。之所以會產生通脹,那是因為錢在生錢,錢雖然慢慢不值錢,但它還是錢,還能在市場上流通。但是,當錢集中在了少數人手中,集中在了少數家族的手中,人們手中沒錢了,那錢不生錢了,大家都不消費,存錢了,那麼經濟就會出現惡性循環,也就是人們不消費,企業無法盈利,接著裁員降薪,工人失業,人們更加沒有錢,更加不消費,形成這個惡性循環,這也就是通縮。”
“一旦通縮,國家無法運轉,就會出現混亂,處理不好就是倒退,崩潰。其解決的辦法隻有一個,對外或者對內戰爭。對外就是掠奪,用彆人的錢來給自己用,或者打破內部階級,進行秩序重塑”
“為什麼說戰爭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呢?很簡單,因為戰爭可以對國家與體係的重塑。”
“在和平年代,為了維護秩序的穩定,國家很少乾預市場,害怕造成動亂,影響國家發展。但是在國家出現問題之後,就必須通過‘強力’與‘暴力’手段來進行內部‘改革’,而‘改革’需要一個名義,而戰爭就是最好的名義”
“大家想一想,我們國家一旦發生戰爭會如何?”
“首先肯定是國家處於戰時狀態,政府進行軍事化管理與運營,進行一種垂直化管理模式。這種模式之下,中央政府對於地方進行直接管轄,那麼處理一些問題就簡單了。”
“之前說過,通縮是因為資源集中在改了少數人手裡,普通人沒有錢,要打破這個僵局,說起來簡單就是資源重新分配。所謂的資源重新分配就是‘割’少數人的肉,來還給底層人民,讓大家有能力消費。一旦有了消費,國家就會再次運轉,就可以繼續向前發展。但是‘割’少數人的肉,必須要有個名義,這個名義隻能是戰爭,正義的,不正義的都可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旦處於戰爭狀態,國家就可以對少數人進行特彆征稅,也就是戰爭稅。名義也很簡單,有錢出錢,有人出人,少數人出錢,底層人出人,很公平。這樣的話,大家都能夠接受”
“有了這筆錢,國家一定要大規模征兵,征兵的數量越多,最好是對單身的男人與女人作為征兵對象,逼迫他們結婚。結婚就有孩子,有了孩子就必定帶來消費,社會就會重新運轉。對於寧願當兵也不結婚的男女,直接讓他們‘乾活’,當建設兵團,他們受不了了自然會結婚,這就解決了人口問題。”
“同時,征兵越多,需要的資源越多,國內的工廠就可以重新開工,社會就會開始重新運作,國內的矛盾就會小很多。但是,根本問題沒有解決,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戰爭了”
“戰爭是一種軍事對抗,是非常消耗資源的,資源消耗越多,國家給的訂單就越多,就有更多的企業受益,工人就會有工作,有了工作就有了錢消費。”
“如果戰爭勝利,無論是經濟殖民,還是災後重建,又是一個巨大的需求推動,國內經濟就會很快繁榮起來,進入良性循環,通縮也就暫時的扼製。如果打下來的地盤,或者可以確定了霸主地位,有了更加廣大的市場,從通縮狀態進入通脹狀態都有可能”
“不過,我覺得,發動戰爭對外奪的多少資源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對國內的體製,階級,認知度,價值觀進行重塑,剔除掉一些壞的,將好的東西重新確立,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一個健康的國家,既要學會和平時期的發展,也要學會戰爭時期的重塑。隻要這兩個方式使用得當,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真正促進了人類文化與文明的發展,那麼這個國家會走得更遠。”
雲雄對於經濟半懂不懂,但是不妨礙他感覺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