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龍脈能續,沈建國和張保國鬆了口氣。
但趙九沒說的是,縱使龍脈被續上了,沒個百八十年,也恢複不到原來的樣子。
接龍骨不是說接就接的,前期需要很多準備工作。
首先就需要找到十八個道士,這十八個道士到時候需要和趙九一起做法。
但這個時候的道士不好找,一個是因為當初下山保家衛國犧牲了,還有一個是大環境原因,都隱匿起來,所以找起來比較困難。
但這事就不是趙九需要負責的了,這事自然由深建國去辦。
而楊祖安則負責推算接龍骨的日子。
至於村裡人,則負責準備物資。
這些物資裡,有一樣最主要的東西,就是踩水車,而且需要的量非常多。
光村了裡的那些根根本不夠,張保國隻好讓村民到各個生產隊去借。
周圍的生產隊借完就去其他公社其他縣借。
最後終於是借到了趙九需要的數量。
這期間,趙九也沒閒著,她先是找人上山,按照她畫的路線,從那座新墳的位置開始砍樹開路。
然後又讓村裡拿出一些大米煮了白米飯抬到山上龍頭的位置開始拜祭,等拜祭完了,便讓全村的男女老少將白米飯分著吃了。
等到接龍骨的前一天,沈建國終於將趙九需要的十七個道士找齊了,隻是可惜的是,這些道士,大部分都是剛入門的道童。
其中有幾個甚至隻當了幾天的道士。
趙九看著眼前的這群人,又看了看沈建國有些心虛的臉,歎了口氣,沒說什麼。
趙九將這群人聚在一起,拿了篇經文出來,讓他們熟記。
等這群人安排好後,趙九便去了張保國早早給她安排好的祠堂,開始布置起來。
這是她第一次做這種比較大型的法事,因此格外慎重。
那些踩水車也早早按照之前開出來的路線,從山上新墳那邊一個接一個的排到龍頭的位置,所有踩水車內部也放上了蠟燭。
等一切都準備好了之後,趙九拿出稀釋過的瓊漿玉液喝了幾口,然後進了祠堂開始打坐。
時間來到第二天晚上,整個村子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到了祠堂,沈建國也帶著人守在村裡的各個地方。
趙九從來這裡之後,第一次穿上了道袍,其他十七個道士也都穿戴整齊,手持各種法器,分坐在祠堂的各個方位。
祠堂中央擺放著一張八仙桌,上方是道家三清祖師爺的畫像,四周也貼滿了各種詭異的畫像,西南角擺放著兩個像棺材一樣的東西。
等趙九拜祭過三清道祖後,便坐在了中間位置,說了聲“開始!”
連趙九在內的十八個道士便開始同時念起經文。
那邊王家寶則在張保國的協助下,開始登記全村人的姓名。
等登記完,趙九他們的經也念完了,從王家寶的手裡拿過那張登記了全村姓名的紙,趙九開始唱了起來。
等名字唱完,趙九便讓村裡其他人都回家去不要出來。
等人全回家後,王家寶便去山上通知了楊祖安,那邊所有的踩水車裡的蠟燭也陸陸續續被點燃,遠遠看去,竟然真的像一條龍。
等看到所有的踩水車被點亮後,趙九開始最後的法事步驟。
眾人隻見她在祠堂裡手掐法訣,嘴裡念念有詞,步法淩亂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