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錢和票全都塞進褲口袋,問了趙克勤一下時間,才知道隻有下午三點二十,還很早啊。
告辭出來後,他挑著水桶和魚簍往醫院外麵走,準備逛一圈後把它們收進儲藏空間。
在走偏僻小巷時,發現有兩棟相鄰的房屋沒連接到一起,兩堵牆壁之間形成一條很窄的巷子,僅能容一人行走,之前沒發現,是因為沒抬頭看,路邊的絲瓜藤架擋住了小巷的口子。
這是一個好地方。
他把絲瓜藤撥開一點,撥出一個可以側身而過的口子。
觀察前後都無人後,他問道:“係統,我挑的這些需要多少功勳點?”
如果需要功勳點多,他寧願挑著,也不會讓係統薅羊毛。
【兩隻木桶,三個小竹簍,一塊竹片,抽成0.51個功勳點】
看到這個信息的時候,秦淦西對功勳點無感,而是震驚於自己又試驗出係統的一種新功能:不需要收進儲藏空間就可以估價。
這樣的話,可以節省很多不必要的功勳點,也不會讓自己有隨時都被剝削的心情。
隻要0.51個功勳點,還是可以接受的……關鍵還是功勳點太少,哪怕被拿走0.1個,心也剌剌痛。
把擔子收進儲藏空間,然後鑽進小巷,從另一側出去。
小巷不長,隻有二十米,出口對他很友好,就在他所在的住院樓後麵,繞個二十米就到樓前麵的空坪裡。
從這裡繞到後勤樓,七拐八拐要走七百多米,現在隻要二百來米,純純的捷徑啊。
本來想出去買條煙的,既然到了這裡,他乾脆進了爺爺的病房,卻發現病房裡又來了一個病號,是個女的,住在二號床,和吳爺爺做鄰居。
讓他驚訝的是,姑奶奶帶著二妹來了,她們和奶奶背對著房門,坐在三號床邊聊天。
姑奶奶叫何蓮花,據媽媽說,她是媽媽的姑,一家老小全都不在了,後來帶著媽媽逃避戰火,也爺爺奶奶一樣,也是走山裡,走了很多年後,兩家相遇。
要說家裡的教育傳承,主要還是來自姑奶奶,即使逃避戰火年間,她也要教媽媽認字,總是說讀書比不讀要好。
秦淦西識字早,專心讀書,是姑奶奶和媽媽引導的結果。
和吳奶奶以及二號床的陪護點頭示意後,他衝姑奶奶的背影喊道:“姑奶奶,二妹,你們來了。”
奶奶和姑奶奶她們三人同時扭過身子看向他,二妹秦香靈隨後站了起來。
“大孫回來了,吃了中餐沒?”
這是奶奶的聲音。
“淦西不是去看淦媛了嗎,這麼快回來了?”
這是姑奶奶的聲音。
二妹的回應很簡單,乾淨利落地問一聲:“哥,你回來了?”
秦淦西拍拍二妹的肩,“坐吧。”
從另一邊走到爺爺跟前,看到他睜著眼,便問道:“爺爺,感覺怎樣?”
爺爺緩緩地說說:“好多了。你回去吧。”
聲音很輕,但每個字都很清晰,說明狀態還好。
“爺爺,我在這裡,晚上可以幫奶奶一點忙。”
說完這話,他自己都感覺有點不好意思,昨晚一覺睡到今天早晨自然醒,啥都不知道。
為了緩解內心尷尬,轉而問奶奶,“醫生說爺爺的飲食需要注意些什麼嗎?”
奶奶應道:“也沒什麼大的忌諱,儘量吃流食,少吃辣椒就行。今天都吃三次稀飯了,每次都是大半碗。”
秦淦西不好意思地說:“我整天不在這裡,辛苦奶奶了。”
奶奶笑著說:“熬個稀飯而已,沒什麼辛苦的。”
待他和其他兩人聊幾句後,她拉著他的手走出病房:“你姑奶奶和香靈等會要回去,能幫她們弄點吃的嗎?”
秦淦西點點頭,“我剛才把魚送過去了,看能不能請他們早點做飯。奶奶,吃完飯後我送她們回去。”
即使能早點吃飯,也至少要四點半才能出發,二十多裡路,沒到家已經天黑,怕路上不安全。
奶奶點頭,“隻能累著你了。”
秦淦西拍拍她的手,“奶奶,這怎麼能累著呢?”
回到病房後,和姑奶奶說一聲自己有事要出去,要她們等自己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