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淦西去找剩下的東西,卻很不順利。
來到那片山包下,他們兩個所說的倒塌房屋沒發現,甚至爛木頭都沒一根,遍地是紅薯藤。
很明顯,那棟房屋的痕跡都被抹除了,變成了紅薯地。
他們哥倆能挑這麼多東西回去,肯定是找到了的,但又是怎麼找到的呢?
他仔細回想一下他們的對話,想到一個關鍵詞:老屋。
大富豪的老屋必定占地麵積不小,應該有一塊平坦的地麵。
不一會,他選定兩個地方,這兩個地方都在山包的東麵,且都有一溜三四分的梯土,這些地上下相連,並且這兩溜地是相鄰的,中間有一條路。
這裡是山包,有很大可能性那老屋是依山而建,並不是總體都是平地。
有了這個思路,他從兩溜地中間的路往上走。
南方和北方不同,建房不講究正南正北,尤其是在山區,都是依山而建,隻不過努力設計的讓陽光多照進家裡。
而且,這兩溜地前方是水田,視野開闊,不像其它三個方向,麵對的都是小山包。
走到最上麵那塊莫約半分的地,已經接近山頂,地的寬度不超過三尺了,卻沒有任何發現。
視野之內,紅薯地的薯藤很茂盛,葉麵也很正常。
作為農村人,他是翻過紅薯藤的。
為了減少雜草和防止藤生根,以及方便挖紅薯的時候割藤,紅薯藤要翻兩遍,一遍在藤長到兩尺來長的時候,一遍在四五尺長的時候。
很顯然,最近沒有翻過紅薯藤,所以紅薯葉都是葉麵朝天的,沒一點雜色。
他沒有多想,沿著所在位置的地向南邊走去,很快發現了異常。
南邊那一溜地裡,有一塊很獨特……麵積明顯比上下兩塊更寬。
讓他驚喜的是,那塊地靠陡坡不遠的地方被挖開了,一個黑黝黝的洞口清晰可見,周圍有新挖出來的土,還有堆在一起的紅薯、紅薯藤。
洞口長寬都是三尺,土層三尺下,有方木製作的房間,房間上的方木支撐著這三尺厚的土。
看向下方,裡麵還有一架木樓梯,樓梯周圍沒有任何物品,周圍卻有三扇已經打開的木門。
“咦,這洞口是怎麼蓋上的?”
看到這情況,他好奇地掃視四周,發現紅薯藤裡擺著一塊兩尺厚的木板,這應該就是門了。
秦淦西不由得歎道:“這哥倆很厲害,竟然精準地找到入口,具備盜墓人的潛質……也許是他們爺爺說的很詳細,隻不過那個堂弟沒說出來而已。”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這片地就隻這裡被挖,其它地方沒有任何被挖過的跡象。
進入地下室,他走進右邊那道門,裡麵都是大小不一的木箱子,有二十幾個,全都是沒開蓋的。
打開一個箱子,裡麵裝的是碗碟,便沒再看其它的,全都收了。
現在有二十一萬多個功勳點,也不在乎那點保管費。
第二間屋子裡的箱子,有的已經打開,有的沒有。
打開的六個箱子裡什麼都沒有,估計不是那個富豪帶走了,就是被他們哥倆拿走了。
打開一個沒開的箱子,發現裡麵竟然是一隻小鼎。
連鼎帶箱子收了。
其它的再沒打開,全部都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