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嘰嘰喳喳,把幾個大男人的頭都吵昏了。
周益民喝道:“吵吵嚷嚷乾什麼,抓緊拔草。你們想讓紅薯減產餓肚子啊。”
然後拉著秦淦西往遠處走,“她們雖然吵吵嚷嚷,但都是麵臨的實際問題。”
他看了一眼天上,然後說道:“絕大部分男勞力都去煉鋼了,這麼下去,麥子、晚稻、花生、紅薯一波接一波的農活,確實會很難搞。”
秦淦西有認為她們說的沒錯,很多東西今後都會研究製造出來,但這樣的除草機製造不出來,後世將有除草劑。
他看了一眼不遠處土裡的小麥,問道:“麥子還要多長時間才能收?”
周益民也看了一眼麥地,“二十天。”
周毅發問道:“南方也種麥子嗎,我可是第一次見。”
周益民笑著說:“老是吃紅薯也不行,總要換換口味的。三年前,我們大隊沒有人種麥子,後來政府推廣種子,我便買了一些回來種上,所以現在大隊也種上了。”
秦淦西對張立維等人說:“大哥,你們向周大隊長了解一下情況,我去看看小麥。”
種植空間裡有不少品種,三大主糧已有兩大,唯有小麥沒有,他想弄點種子。
說完,他快步向小麥地裡走去。
這裡種植的小麥不多,最多隻有兩畝地,麥稈也不高,最高的也不過兩尺三。
秦淦西站在一塊梯土的坡下,把整個小麥情況掃一遍。
他知道這是春小麥,產量也不會很高,但他現在沒有種子,所以繼續弄一些。
在這塊梯土中,他看到小部分還是青色,其它的已經變色,便走到那些青色的小麥旁,偷偷拔出十根種植到空間裡。
被牛啃出來的花生都能存活,他相信這十根小麥也能。
把小麥種下後,他看到小麥地的邊緣還種著豌豆,不由得感歎他們的聰明,竟然學會了套種,他又摘了三個成熟的豆莢,然後種到空間裡。
做完這一切後,他再次回到他們身旁,趁他們都沒出聲的時機問道:“周大隊長,你們的小麥是怎麼收的?”
周益農說道:“以前沒打穀機,就和打稻穀一樣用拌桶,後來有打穀機了,就用打穀機。”
周春波問道:“拌桶是什麼?”
秦淦西回應道:“拌桶就是木桶,有方的,也有圓的,打穀子的時候,抓住禾苗用力摔,摔在桶內壁上,穀子就落到桶裡。”
鄒立群點了點頭,“我們那裡現在還有很多地方使用。”
周益民無奈地說:“我們大隊也有很多。”
周毅發不解了,“你們都有打穀機了,還用那種原始的東西嗎?”
周益民嗬嗬笑道,“打穀機不是想買就能買到的。我們大隊八個生產隊,隻有八台打穀機……即使隻有八台,在公社裡還算多的,但即使有八台,在雙搶的時候,也必須把拌桶拿出來用,時間不等人呐。就那麼幾天時間,耽誤了的話,晚稻就會減產。收晚稻的時候,也不能不用拌桶,因為怕天氣變化,使得穀子發芽。”
周春波問道:“如果使用拌桶,勞動強度太大了吧。”
周益民苦笑:“累幾天吃幾個月,還是劃得來的。農民都是這樣,吃的苦,累的苦。”
幾人聞言,心裡沉甸甸的。
不接觸不知道,一接觸才知道農業工具現在有多落後,也知道農業機械有多大的發展空間。
秦淦西沒使用過拌桶,即使隊裡有,原主也因為年紀小沒使用過,前世使用的打穀機是電動的,但也看到有家庭使用第一代打穀機。
他不想讓這種氣氛蔓延下去,說道:“周大隊長,能不能耽誤你一些時間,帶我們去看看打穀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