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是他想多了,不是生產隊,也不是大隊,隻有他們和一家的自留地沒被收回去。
原因是他們家很特殊:家裡隻有三個可以不出工的老人,住處距離其他社員戶太遠,他們家旁邊隻有不到一畝田,土更是隻有他家那後來開墾出來的四分自留地,不值得過來出工。
不得不說,這還是從實際出發解決具體問題的一個典範。
回家途中,秦淦西問及生產隊的晚稻收成情況,得知本生產隊的全部收了回來了、但其它生產隊有不少落在田裡發芽的情況後,他心裡發出“果然如此”的歎息。
天災人禍,這分明就是人禍。
天災可怕,人禍有時更可怕。
回家的途中,奶奶問他去了大伯家沒有,得知他去了三次後,她高興極了,“我們大孫這麼討人喜歡,勵園應該很高興。”
秦淦西笑著說:“奶奶,大伯家的最小兒子都比我大呢。大伯說了,不是過來過年,就是正月過來。”
奶奶很是歡喜,把大伯家的情況問了個遍。
秦淦西把除了沒見過的二姐男朋友沒講外,把其他人的情況都講了一下,包括大姐家的兩個小家夥。
回到家,秦淦西把一擔柴放下,發現籮筐裡的東西還在,欣莎和秦平安還在和爺爺說話,爺爺臉上滿是笑容。
便把東西全部拿出來,一一介紹給她們聽。
奶奶和姑奶奶看著他拿出一樣樣的小包,連連發出驚歎。
裙帶菜、海帶、貝柱、魷魚、章魚、皮蛋聽都沒聽說過,香腸倒是吃過,但隻吃過一種。
因為她們沒做過,所以中午飯還是秦淦西做的。
弄了一個裙帶菜開肉湯,海帶燉排骨,蒜苗炒辣味香腸,清炒貝柱,涼拌皮蛋,除了蒜苗和薑,其它都是帶回來的原料。
這五個菜都是以前沒吃過的,不但把欣莎這個美食家吃美了,也讓三位老人家吃美了。
吃飯期間,欣莎還時不時發表點評。
“大哥,這五個菜除了辣味香腸和涼拌皮蛋,其它的都很鮮。”
“大哥,裙帶菜肉湯和海帶燉肉湯,裡麵的肉味道和其它做法的完全不一樣,既嫩又鮮。”
“大哥,這個辣味香腸怎麼還有點臘肉味?可惜了我們家那幾頭野豬的小腸,如果會做的話,就不用炒了以後放在壇子裡了,這種吃法很好呢。”
“大哥,是不是海裡的東西都好吃?”
“……”
姑奶奶也笑稱,這樣的吃法很簡單,也很適合她們這個年紀。
做起來很簡單,不要放很多東西,隻要加點薑燉著或隨便炒一下就行。
這次回來,何娟把一半乾海貨、香腸都要他們帶回來了,還有給淦媛準備的,古默巷留的很少,除了裙帶菜和海帶,其它的都隻有半斤。
這次去京都,國慶獻禮是必須要問的,秦淦西對他們進行了比較仔細的講述,隻是之前的閱兵因為距離太遠,後麵隊伍也沒機會仔細觀察,所以隻是把自己的所見所聞講了出來。
老人家想聽的,無外乎晚輩的近況,外界的新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