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秦淦西對胡紅旗他爹今天的到來也莫名其妙。
雖然不在意他們是否報恩,但既然來了,那麼多多少少總要帶點東西吧,四十多歲的購銷科科長,這點人情世故也不懂?還是彆有用意?
胡紅旗他爹來感謝,你一個廠長來乾什麼?這麼兩手空空地來,還大言不慚說要加速夏國機械化,仿佛彆人不知道你把廠子搞到日薄西山一樣。
所以聽廖祚祥說他們奇葩,他也沒說什麼,但心裡卻是很讚同,也感覺他們的到來彆有用意。
胡科長他們離開機械廠時,已經是十二點一刻,原本滿麵春風的伍廠長,在雙方告彆、轉身離開的時候,臉色瞬間變成烏雲,連續深呼吸幾次後,緩緩說道:“這個秦廠長還真年輕,年輕得不懂一點人情事故。還有,我感覺他變了,得到首席的表揚後,開始拈輕怕重,沒有奉獻精神了。他們有三個項目又能怎樣,多一個或兩個,難道還能累死他?”
胡科長和那個技術員沒有馬上回應,尤其是那個技術員,他把腦袋緊緊勾著,仿佛怕自己踢到路上的石頭。
見沒有應和,伍廠長扭頭問他們:“小胡,小張,你們認為呢?”
胡科長臉上閃現尬色,點頭回應:“有這種感覺。我還感覺到,我們今天空手去拜訪他,可能也讓他感到不滿。也確實,他雖然年輕,但我這樣做也不對,有點沒心沒肺。”
伍廠長大手一揮,“都是革命同誌,遇到困難就應該相互幫助,你那小孩又沒溺水,他隻是順手拉一把而已。不過我覺得他還是有自知之明的,沒有說救了人。”
接著歎道:“我本來想,憑借他們的研究能力,可以請他們研究十來種新產品,然後讓我們廠打個翻身仗,沒想到他這麼不講奉獻,馬上拒絕了,弄得我後麵都沒辦法開口。”
“……”
秦淦西雖然是去食堂吃飯,但伍廠長所說的話,他一字不漏地聽在耳中,讓他忍俊不禁。
還真是奇葩。
也有些懷疑,這個年代也有這樣的廠長嗎?
不過想到李學佳那顆“珠玉”在前,心想也有可能。
下午上班後,秦淦西坐在辦公室檢查轉爐的有關計算。
氧氣頂吹轉爐煉鋼法,是他對星沙煉鋼廠的一大創新,這技術在另一個位麵,夏國要到五年後才出現。
他從腳盆國、幽奈替斯國和英吉利弄到了大量這種煉鋼法的資料,小的三十噸,大的一百五十噸,他這次設計的是五十噸。
年產五十萬噸,按每年生產三百三十天計算,每天的產量要一千五百噸。
如果每爐三十噸,需要五十套設備;如果五十噸,隻需要三十套設備。
而三十噸和五十噸的設備,並不是百分之六十的關係,而是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關係。
他想降低成本,所以選擇的是五十噸。
檢查到一半時,聽到有人敲門框,抬頭看去,是星沙工業局戴益農副局長、生產建設科潘建設科長和張立維。
他站起來,繞過辦公桌去,笑著說:“三位領導親自到來,這麼急嗎?”
張立維把門關上,戴益農則語氣急促地問:“你說你準備采用什麼煉鋼方法?”
秦淦西感覺有些莫名其妙,“氧氣頂吹轉爐煉鋼法,每爐五十噸,建三十套,不是大家都同意了的嗎?”
戴益農歎道:“我們來就是為了這個。”
秦淦西愈加莫名其妙了,“上麵不允許,還是覺得這個技術不好?”
戴益農對他伸出大拇指,“你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倒不是說這項技術不好,事情還要從55年說起……”
聽完他的講述,秦淦西腦瓜子裡嗡嗡的,好久才將其捋順。
國內一直有平爐和轉爐之爭,有說平爐好的,也有說轉爐好的,但事情隨著1955年、比利時共產黨代表團後畫上了句號。
那次,比利時代表團提議夏國采用轉爐,引發首席關注,在全國先進生產者代表大會上,他問有關鋼鐵行業人士,是平爐好,還是轉爐好,那些人回應的是平爐好,自此以後,國內建的都是平爐,前年的鞍鋼三煉鋼、去年的武鋼一煉鋼、今年的包鋼一煉鋼,使用的都是平爐。
秦淦西問道:“首席說了哪種方式好嗎?”
他是知道的,平爐和轉爐,注定轉爐要好,十幾二十年後,轉爐將取代平爐,最後的煉鋼法隻剩轉爐和電弧煉鋼兩種主要方式,這是曆史發展的趨勢。
當然,轉爐技術不止有氧氣頂吹轉爐,還有底吹等,但那是今後要去研究的不是?
看到戴益農搖頭,他很果斷地回應:“所以,首席並沒說哪種好,而是有些人趁首席沒有回應,就拿雞毛當令箭?”
戴益農有些緊張地說:“有人知道我們采用轉爐,正在努力阻止,要把我們這個當成反麵教材。”
秦淦西冷哼道:“我們已經計算過了,轉爐的生產效率高、能源消耗低、基建投資省,他們不知道這些優點就胡說八道,存的是什麼心思?想讓我們的煉鋼技術原地踏步嗎?想讓我們的鋼材消耗更多的資源嗎?”
然後做出一副努力壓製怒火的樣子,說道:“戴局長,既然他們這麼說,那麼我們組織辯論一場,讓他們拿出平爐煉鋼好的數據,我們拿出轉爐的數據。首席說了,道理不辨不明嘛。”
作為年輕人,就要有年輕人的血性,不能裝作老年人。
看到秦淦西如此果斷,戴益農也沒那麼緊張了,輕拍一下桌子後說:“好,隻要你有底氣,那我舍命陪君子,和他們辯,辯出一個高下,辯出一個誰忠誰奸。”
秦淦西連忙說:“辯一個高下可以,誰忠誰奸就嚴重了。我們在發明自走式播種機以前,誰又能知道還有這種播種方式?”
潘建設和張立維聞言也放鬆了。
聽說轉爐技術有可能遭到否決,他們兩個也很急。
一旦改變生產技術,這個月所作的一切都是無用功不說,電廠設備也需要重新計算、重新給人家提供數據,空氣分離係統設備也需要退訂,更重要的一點,計劃明年六月投入第一台轉爐生產的計劃,將會推遲到後年。
更有可能的是,這個項目可能因此胎死腹中。
現在好了,有秦淦西敢於接受挑戰,一切還是原計劃。
喜歡穿越58:開局兩分地請大家收藏:()穿越58:開局兩分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