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大明宮內。
自打嶽樂當上了皇帝,便是輾轉反側、徹夜難眠。
就算是偶爾幾次睡眠,他也會在夢中看到累累骸骨朝著他爬來,嘶吼著想要報仇。
他知道,那些都是入關時,死在自己屠刀之下的明朝百姓。
“呼~!”
嶽樂再一次從夢中驚醒,他看到了那一張張猙獰、恐怖的麵孔,一時之間竟然大汗淋漓,不知該如何來訴說心中的鬱結。
他自然不是良心發現,對自己當初的行為感到懺悔。
而是因為大明複活了,而且現在的情況簡直是和當初一模一樣,聽說內城被屠,屍骨壘成了小山,投降的八旗兵們被編成了滿洲營,作為敢死隊先登。
而割辮令,更是讓嶽樂膽顫。
他擔心,自己也會成為過去那些被自己屠殺的大明官員、藩王一樣,死在大明的屠刀之下。
因此,他才會這樣輾轉反側,就算是勉強入睡,也很快就會被驚醒。
嶽樂的眼睛充滿了血絲,他心裡隱隱有一種不太好的感覺,在身旁侍奉的大學士、鎮撫大將軍張勇之女也是被嶽樂的動靜吵醒,隻得低聲擔憂道:“皇上~您這是怎麼了?”
前陝甘總督張勇,如今是新朝的大學士、吏部尚書兼鎮撫大將軍、正藍旗、鑲藍旗旗主,一等秦國公。
而其餘擁立者,也是一一升職。
陝西巡撫賈漢複,為新朝大學士、戶部尚書兼鎮南大將軍,一等涼國公。
甘肅總兵孫思克,為新朝大學士、兵部尚書兼安北大將軍,一等肅國公。
至於趙良棟、王進寶等,也是一一封侯賞爵,大家一起進步。
跟隨嶽樂一起來大西北的圖海、費揚古也是升官發財。
圖海是東閣大學士,工部尚書,鑲紅、正紅兩旗旗主,為雍親王。
費揚古為新朝大學士,禮部尚書,鑲白旗旗主,為朔方郡王。
除此之外,幾個在陝甘之地的老漢奸、老滿洲也被挖了出來,統統授予高官厚祿,他們這個‘西清小朝廷’才勉強立了起來。
他們這個‘西清小朝廷’,主要是由漢人組成。
雖然滿人官職看起來很高,又是親王、又是郡王,但在整合了陝甘地區的兵馬之後,八旗兵僅有四千餘眾,而陝甘綠營則是有將近十五萬人。
誰是爺爺一眼便知。
為了讓滿人有安全感,嶽樂才將圖海、費揚古這兩個其實根本不姓愛新覺羅的家夥封了王,否則他們根本也封不了王。
什麼,這不符合大清的規矩?
差不多得了,大清在康熙被抓的那一刻就名存實亡了,我們這隻是延續了大清國號的續命政權而已,嚴格意義上來說,朕就是開國君主!
因此,嶽樂把一直都是滿洲人禁臠的鑲藍旗、正藍旗旗主的位置,都給了陝甘地區真正的話事人,前陝甘總督張勇,就是穩住這一批老漢奸的心。
而嶽樂本人,則是娶了張勇的女兒為妻,冊封為皇後。
至於嶽樂本來的老婆兒子?都在北京城被明軍給抓了,哪兒還有什麼老婆兒子啊。
“無事,朕隻是隱隱覺得有些不安。”
嶽樂搖了搖頭,他從床上爬了起來,連夜挑燈,在這曾經的十三朝古都內,一遍又一遍的看起了地圖,似乎對大清的未來十分憂慮。
皇後張氏見此,當即也挑了一盞燈,來到了嶽樂身邊,似乎十分想要扮演好皇後的職責,為嶽樂出一把力。
而嶽樂對皇後張氏並不是很感冒,畢竟這位張氏長得也沒多漂亮,隻能說姿色平庸,若非是張勇之女,嶽樂連看都不會看一眼。
如今的局勢很不樂觀,他們西清如今隻有甘肅、陝西此兩省,如果想要擴張,隻有繼續向西進軍,進入青海。
而新疆的準噶爾也一直沒個動靜,不知道是什麼想法,不過就算有所行動,那也鞭長莫及。
雖然山西也可以是西清的進取方向,而且大概率能夠完美承接,畢竟山西大量官員都是清朝任命的,但嶽樂也很清楚,等明軍擊破直隸、山東的殘餘清軍,下一個必然是山西,嶽樂並不想繼續和明軍起衝突了,因此才選擇將山西直接打包送走。
當然,雖然是送走,但嶽樂也在山西安排了不少人手,不過並不以大清的名義,而是以其他名義。
畢竟山西自古便易守難攻,有呂梁山脈縱深,又有黃河流過,當年入關時,大同總兵薑瓖反正,以一隅之地,足足乾擾了清軍一年的時間,像一顆釘子一樣紮在山西之地。
而如今,雖然把大部分山西讓出去了,但也不妨礙嶽樂在這裡摻沙子,一旦打起來,也能拖延時間。
至於另一夥大清,占據安徽、河南、湖北的福全,嶽樂十分不屑。
一個十六七歲的娃娃,他能懂個什麼?上一個娃娃皇帝現在已經被明朝抓走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福全所控製區域,可不如陝甘這般有險可守,因此嶽樂以軍事角度來看,倘若明軍大軍攻伐,首要目標必然是福全。
畢竟嚴格來說,福全繼承了康熙一切的政治遺產,他才是大清的真正繼承人,而自己這邊隻不過是一個另起爐灶的罷了。
當然,為了自己的正統地位,嶽樂也宣稱福全是叛黨、亂臣,說福全的政權是偽政權。
南方的三藩,唯一值得嶽樂關注的就是吳三桂了。
因為嶽樂想著南下,進入四川。
四川雖然是吳三桂的控製區域,但四川人煙罕見、道路泥濘,吳三桂不一定控製得當。
什麼?
你說四川不是天府之國、沃野千裡嗎?
沒看報是吧,這都什麼年代了,你還以為是以前的四川啊?
我大清當年可是屠了四川數百……咳咳,說錯了,說錯了。
是可惡的大西賊張獻忠把四川屠了個乾乾淨淨,真是太氣人了!
我大清從來就不會乾這種事兒!
至於關外的那位攝政王巴海,嶽樂的評價是……隨緣。
這位攝政王巴海已經在關外被明軍摁著頭打,都快被打死了,就算是當皇帝嶽樂都沒意見,人死前樂嗬一下又有什麼不行的?
嶽樂這個揚武帝還是很善解人意的。
甚至於,嶽樂還蠻希望巴海立刻登基稱帝,儘可能做一些作死的行為來吸引一下明軍的火力,分擔他們的壓力,讓他們可以有多一些的準備機會,應對即將來襲的明軍進攻。
至於反攻明軍?
先緩一緩再說,明軍的組合拳有點猛,暫時被打暈了,嶽樂還沒有反攻明軍的打算。
又仔細看了看地圖,嶽樂的腦海之中出現了一種又一種的戰術,最終卻也隻是深深地歎了口氣,接著便長歎道:“曾經唐太宗、漢武帝在此地商議國事,征討了一個個不臣之國,如今朕禦極天下,不知能否複刻唐太宗、漢武帝的偉業?”
張氏雖然看不懂嶽樂標注的一個個標記,但還是在一旁十分識趣的奉上一句馬屁:“皇上英明神武,一定可以的。”
聽到張氏的聲音,嶽樂的內心大為滿足,心中忽然升起一陣燥熱。
他看向了張氏,粗魯的將其抱起,正打算做些繁衍子嗣的事情之時,屋外便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皇上!”
一個老太監慌張的在門外大喊,喊道:“肅國公、秦國公和涼國公皆有緊急軍情稟報!”
這太監已經老態龍鐘,說話都有些哆嗦。
不過這也沒辦法的事情,畢竟西安沒有留守,因此自然也沒有太監。
隻能返聘了幾個回了老家的太監,讓他們充當這西清小朝廷的新太監,因此雖然足夠專業,但嶽樂總覺得差點意思。
不過現在不是挑太監錯的時候了。
嶽樂趕緊站起身來,也顧不得繁衍子嗣了,當即推門而出,對著那太監道:“速速帶我去見三位國公!”
張勇、賈漢複和孫思克,可是嶽樂在西安立足的保障,隻有這三駕馬車齊頭並進,嶽樂才能在西安城睡個安穩覺。
他們三個一起來,一定是發生大事了!
急急忙忙的嶽樂甚至連鞋子都沒怎麼穿,便來到偏殿,而三位國公已經是正襟危坐,穿著一襲標準的大清官袍,戴著頂戴花翎官帽,等候著嶽樂的到來。
“臣等拜見皇上!”
三大漢奸對嶽樂行禮之後,接著便毫不猶豫,張勇率先張口道:“皇上,末將在甘肅的下屬剛才快馬來報,榆林附近發現大規模騎兵,那蒙古騎兵竟然南下,來攻我疆域了!”
嶽樂大驚:“有多少人?!”
“榆林來報,估摸著約有十萬人吧。”
張勇當即稟報:“就算沒有十萬,八萬之眾也該有的。”
毫不猶豫,嶽樂便張口道:“傳令,朕要親征!”
雖然嶽樂已經是皇帝了,但如果按照武將的說來看說,嶽樂也是及格線上的。
十萬蒙古來襲,自然是頭號要緊的大事,拖不得!
不過嶽樂怎麼都沒想到,第一個來攻打他們政權的竟然是蒙古人……該死,蒙古人難道不應該趁機去打北京嗎,怎麼繞遠路來找自己的晦氣?
而就在此時,賈漢複卻站了出來,對著嶽樂鏗鏘有力道:“皇上,此非要緊之事啊!”
“這還不要緊?!”嶽樂再度大驚,“涼國公,你那邊是什麼事兒?!”
“鳳翔府知府劉澤文、守備汪平不滿陛下登基後的賞賜,串通當地大戶,自號陝西將軍,擁立了鳳翔府當地八旗子弟愛新覺羅·達諾為帝,攜兵一萬八千人,反了!”
賈漢複嚴肅道:“慶陽府有一夥反賊,殺入府城,處死知府在內一十七人,占據慶陽府,自稱反清複明義士,據悉擁兵或有萬人……”
嶽樂聞言,再度倒吸一口涼氣。
不同於榆林府。
榆林府那是在陝西最北方,乃是邊防要塞,明代的時候就有重兵把守,如今嶽樂登基之後,榆林布置了超過三萬的榆林兵。
而且距離略遠,就算是榆林失陷,尚且還有反應的機會。
而慶陽府則是在榆林的西南方向,臨近延安府,乃是易守難攻之地,竟然被反賊占據!
不過這也就罷了。
最重要的是鳳翔府!
但鳳翔府不一樣,鳳翔府可是距離西安非常非常近的府,與西安隻有一條渭河天險相隔!
一旦鳳翔拿不回來,西安就危險了!
與鳳翔府造反的事情相比,慶陽府的反賊、榆林府的蒙古兵,確實不算是急事了。
嶽樂深吸一口氣,毫不猶豫,當即道:“點兵,朕要親征鳳翔的逆賊!至於榆林府、慶陽府,則是交給涼國公和肅國公去解決了。”
嶽樂現在心裡也有一股火氣的。
自打他入關以來,基本上是所向披靡,直到前些日子在承德敗給了明軍。
如今,鳳翔府的這兩個混賬東西竟然還敢造反?真是反了他了!
我打不過明軍,還打不過伱們這兩個曾經從明朝投誠過來的漢奸不成?!
禦駕出征,必須狠狠地征討!
讓他們知道違逆大清揚武皇帝(嶽樂的年號)的下場!
“臣等奉詔!”
賈漢複、孫思克連忙拱手聽命,打算去帶領各自麾下的綠營兵,前去救火了。
這個剛剛成立的西清,眼瞅著便又要搖搖欲墜了起來。
作為大清的裱糊匠,他們這幾個漢人自然要儘心竭力、勠力同心了。
一切,都是為了大清!
……
“陛下,保定已克!直隸之地,不肯割辮者,無論漢滿,已依令斬之,虜清官吏,儘數發配礦場挖礦去了,虜清直隸總督苗澄破城之前便已畏罪自殺。”
聽著陸炳那邊傳來的最新消息之後,朱厚熜不由目光深邃,微微點了點頭:“山東那邊怎麼說?”
“啟稟陛下,兗州總兵曹尋、曹州總兵魏淡民皆以反正,屠城中滿人,鑄京觀已請降!孔府的第六十六代衍聖公孔毓圻率先投誠,魯西地區已進入掌控,鄭提督經過海域之時,遭遇虜清登州水師,已大破之,占領登州後,從容率軍南下,往台灣而去。”
“直隸、山東地區,尚有頑固分子仍在抵抗,我軍正在清繳。”
朱厚熜聞言,倒是一切都在預料之中,接著便道:“衍聖公孔毓圻有功,待我王師占據山東之後,便將衍聖公召入京師見朕,朕要封賞衍聖公為緬王,永鎮緬甸,讓緬甸之地沐浴王化!”
“兗州總兵曹尋、曹州總兵魏淡民皆能臣也,責令其二部率軍趕來,隨軍南下,位在滿洲營、建奴營之後。”
是的。
畢竟這個衍聖公孔毓圻有點作用,和平解放了魯西地區。
雖然就算他不勸降,按照這群能被勸降的家夥尿性來說,多半也是投誠。
但,作為聖人的後裔,朱厚熜又怎麼能虧待他們呢?
衍聖公……當什麼衍聖公啊!直接去讓南蠻之民得以沐浴王化不行嗎?
《論語·子罕》中曾經講過,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當年,孔夫子都想要身行力踐,去教化那些夷狄,讓他們沐浴王化。
如今千年之後,朱厚熜覺得孔子的後代應該繼承孔夫子的意誌,去讓東南亞那一片南蠻沐浴在王化之中。
什麼?
經過這麼多年發展,他們認字了?
無所謂,朕說他們是蠻夷,他們就是蠻夷。
什麼?
要是衍聖公過去之後,被緬甸當地人割了腰子怎麼辦?
那隻能說衍聖公……不,隻能說緬王運氣太差,深表遺憾。
不過大明會有雷霆震怒,會為衍聖公報仇的,挖地三尺也要把凶手從緬甸翻出來。
至於衍聖公帶多少人去?
他有多少家丁,帶多少家丁。
大明官府不管,反正大明官府隻負責冊封,不會派一兵一卒幫衍聖公搬家,剩下的就看衍聖公的本事了。
至於田契什麼的,土地也帶不走,就留下吧,統統充公。
身為聖人之後,應該會有本事吧?
朱厚熜微微一笑。
畢竟這裡的情況和明末不一樣,自然不能簡單粗暴的動手了。
糧食、財寶什麼的,朱厚熜都不會要,隻要衍聖公能夠在緬甸安家立業,那麼朱厚熜將果斷把緬甸內附,然後讓衍聖公去下一個蠻夷之地當國王,讓他始終處於開拓前線。
至於開拓失敗,不幸被蠻夷反殺。
朱厚熜會表示這些蠻夷大大滴可惡,我大明王師將會重拳出擊,為衍聖公報仇。
至於衍聖公自己造反?
我的天啊,衍聖公怎麼會造反呢?如果他造反了,那麼說明這衍聖公就不是聖人後裔,是鐵雜種,需要重拳出擊!
“山西那邊是什麼情況,嶽樂真把山西交給朕了?”朱厚熜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