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宮之後,還要讓他寫!關進小黑屋,寫不完不給吃飯!”
聽到了朱厚熜的話語之後,就算是已經被切了子孫根的金寶、銀寶都有些不寒而栗,不由打了個冷顫之後,對著朱厚熜長長地叩首:“是!”
說罷,便趕緊去通知那些‘禦用作者’了。
朱厚熜望之,不由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生平最恨作者太監了!
朕以前是讀者,毫無辦法。
現在,他是皇帝!
如果再有人敢太監,死啦死啦地!
而朱厚熜之所以這麼做,原因也是非常簡單的。
為了前往北美做準備。
北美地區的土著民族,也是黃種人,是可以拉攏的存在。
朱厚熜手底下的勞動力太少太少了,官員都甚至有點不夠了。
畢竟再往後,位麵會越來越多,官員自然需求就越來越大,而人口的需求也會增加。
美洲必須拿下!
“陛下,皇後求見。”
銀寶忽然在一旁開口,對著朱厚熜進言道:“皇後娘娘親自煲了藥膳,為陛下賀。”
“皇後?”
朱厚熜聞言,當即點了點頭,張口便道:“這些日子倒是冷落了皇後,讓皇後來吧。”
“諾。”
銀寶聞言,立馬告退,前去引領皇後過來。
嘉靖朝前後一共有四個皇後,第一代的皇後,便是孝潔肅皇後陳氏,也是嘉靖的首任皇後。
陳皇後在曆史上,卻沒有記載其名稱,而作為嘉靖皇帝,他自然也是知道,自己皇後的名諱的。
陳暄。
其父乃是秀才陳萬言,官職不大,在嘉靖元年選秀的時候,朱厚熜也是一眼便看到了小家碧玉的陳暄,旋即便點中了陳氏,進位皇後。
之後……
之後就沒什麼了,朱厚熜大概一個月才去一次,剩下的時間全都奉獻給了修道。
修仙誒!
與修仙相比,女人又算什麼?!
而陳氏,在曆史上,有一天,皇帝與陳皇後同坐,張順妃和文妃進茗,皇帝循視其手。陳皇後很生氣,投杯起立,嘉靖帝大怒。陳皇後驚悸,就此驚產,緊急生產,難產血崩而死。
而在陳氏死後,嘉靖帝的怒氣逐漸消散,在陳氏之父死時,嘉靖帝又念起了陳氏的美德賢淑,因此下詔:“祭葬如例,贈太子太保。”
曆史上的情況,朱厚熜不做評價。
但今生的情況,朱厚熜很滿意。
陳皇後不哭不鬨,平時也很乖,在後宮中以身作則,崇尚節儉,確實符合‘美德賢淑’這四個字。
而且,曆史上的情況在嘉靖朝也難以發生。
因為嘉靖朝目前就一個皇後,沒有妃嬪。
原因很簡單,朱厚熜前期要和大臣鬥,立皇後是必須的,不立皇後遊戲沒法玩,所以才立了皇後。
後來都贏了,因此之後的選秀朱厚熜便減少甚至取消,倒是大臣們年年上奏,想要重開選秀。
和後來的清朝都是歪瓜裂棗的後宮嬪妃不同,明朝的選秀,可是美女很多。
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曾下旨說過:“天子親王後妃,宮嬪慎選良家子女,進者勿受。”
朱元璋如此來做,自然是一方麵為了預防外戚乾政,另一方麵則是又保證了質量。
對於皇後的選拔,主要選拔是看重‘德行’,因此能夠在明朝當皇後的,全都是德行很好,譬如宣宗胡皇後賢良、英宗錢皇後孝瑾、代宗汪皇後賢德。
什麼?
不是還有個孫皇後嗎?
對不起,孫皇後是嬪妃上位的,妃嬪的選拔主要是臉,而孫皇後在史書上的記載是‘幼有美色,工於心計’。
因此,陳皇後陳暄在皇後候選人裡,屬於最美麗的一個,自然會入選成為嘉靖帝的皇後。
而滿清就不用多說了,清朝選秀隻能是滿族的八旗女子,堅決不允許與漢人女子成婚。不止是皇帝如此,皇族其他的人也是一樣。
這一規定是由順治頒發的,是為了保證滿族血統的尊貴,不可以出現任何滿漢混血。
偶爾出一個美女,能被皇帝當成寶貝,有一個喜歡的不得了的宮女,也要想儘辦法的給她抬旗。
明清之間的區彆所在。
“陛下。”
忽然間,朱厚熜的耳畔傳來一道溫柔的聲音,朱厚熜轉身望去,正是皇後陳暄。
陳暄一襲素青之衣,衣袖寬大,看起來頗為像是道袍,但仔細看來,又好像不像是道袍,看起來倒是格外舒坦。
陳暄對著朱厚熜微微欠身,接著便將手裡捧著的那碗藥膳放在了桌上,對著朱厚熜輕輕點頭微笑道:“陛下,暄聽聞陛下征戰辛苦,為大明操勞過重,甚至耽誤了修行,暄在坤寧宮為陛下抄寫道經祈福,如今大明將士萬勝,暄心也歡喜,特地按古籍,做了陛下昔日最喜的藥膳,還請陛下趁熱服用。”
說罷,陳暄便拘謹地站在一旁。
而朱厚熜見此情況,當即上前,將藥膳一飲而儘。
而見到朱厚熜將藥膳喝完之後,陳暄當即欠身,對著朱厚熜再度道:“陛下,妾身告退。”
說罷,便欲退下。
而朱厚熜見狀,立馬上前,盈盈一握,將皇後陳暄抱在懷中,接著便笑道:“皇後何必走得這麼急?隨朕去一趟養心殿吧,你知朕喜歡道經,還在宮中抄寫道經,何不來養心殿,給朕講講道經心得?”
陳暄不由羞澀:“暄領旨。”
……
太微界,荊襄之地。
喊殺聲震天。
伴隨著城牆之上‘吳’字旗被扔下,吳三桂在荊襄的統治宣告結束。
而在大後方,吳三桂之子吳應熊卻是淚眼汪汪,對著麵前的三個牌位不斷的磕頭。
小全子、小玄子和嶽樂被處斬的消息傳到了這裡,吳應熊自然要為他的主子披麻戴孝了。
而叩首三次之後,吳應熊便怒氣洶洶,眼神之中甚至可以噴出火焰了。
“臣吳應熊,必為大清皇上報仇雪恨,斬明賊首級於案前!”
查了一下《後漢書》、《新唐書》、《宋史》、《元史》、《明史》、《清史稿》,皇後對皇帝是不會自稱臣妾的,隻會稱妾或者自稱,麵對更高級的太後,才會自稱‘賤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