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是學過外語的。
弘治朝,北美還沒被發現,大家對於航海的主要對象,便是遠東的大明,因此當時的大明洋人還是不少,朱厚照作為太子,每日都會主動去學洋文。
彼時的大夥都不知道是為什麼,但朱厚照卻想要在其中找到希望。
他精通很多種語言,比如日語、朝鮮語、韃靼語、烏斯藏語、回語、葡萄牙語和梵語……雖然還做不到流暢如母語使用者,但也能說能寫能聽,屬於是還不錯的級彆。
但交流是足夠的。
除此之外,朱厚照經常和外國使節接觸,後宮也有不少異國妃嬪。
在整個大明,朱厚照都算是‘對外探索第一人’了。
也不對,畢竟還有一個被基督洗禮降生的皇太子……但那時候都南明了,也沒什麼意義。
而見大家性子都如此著急,朱厚熜也不再藏著掖著了,當即道:“那便出發吧!先讓嘉慶朝的過去,朕會將傳送口開在你們六個的合適之地,而鹹豐朝的攻略組,咱們這個非傳統意義上的國戰,因此隻能從天市界(乾隆朝)進,按原定計劃展開。”
“好,朕這就回去起兵,拔得頭籌的,定是朕的鐵騎!”
朱厚照精神大震,哈哈大笑兩聲之後,便果斷轉身離開。
而朱元璋、朱標、朱允炆、朱棣、朱瞻基和朱祁鈺……他們六個好像聽說要比速度之後,已經偷偷摸摸的走到了一邊,杜絕泄密,要自己溝通。
朱厚熜表示有些無語,同時施展神通,耳聰目明,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他們的作戰計劃。
真是笨比誒,你們去彆的世界聊朕就聽不見了,非要在這兒說。
不過這也沒什麼意義,主要是朱允炆在展示他的學成結果,什麼‘要打閃電戰,推平全亞洲’之類的話語,怎麼聽都有點像是某位擁有小胡子的家夥,搞得朱厚熜感覺怪怪的。
當然,如果反由的話,朱厚熜還是支持一些的。
在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朱厚熜也準備就緒了。
大明的自產坦克與飛機,將會第一次亮相。
坦克也就罷了,飛機可是重中之重。
希望他們不會讓自己失望。
“關外之地,已經打過無數次了,相信朕麾下的將士們都已經打出經驗來了,無關緊要,抵達之後,先平關外,再滅沙俄!”
朱厚熜已經在心中製定好了計劃,緊接著便毫不猶豫,揮手道:
“出擊!”
……
鹹豐十年十二月,遼東地。
正所謂寒風刺骨,銀裝素裹,蒼茫大地白茫茫的一片,白晶晶的雪花遮掩了這片白山黑水,端真是富饒、美麗至極。
不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雖然美麗,但對於生活在這片區域的人民而言,真可謂是難受至極。
來順用力捂著自己身上的這身破爛皮絨,臟兮兮的皮絨上充滿了褶皺和包漿,聞著便散發著一股酸臭味,但就算如此,他也儘可能不讓領口的熱氣被冷風吹走。
頭頂有個毛皮的氈帽,但光溜溜隻留下一根醜陋辮子的腦袋,在北風呼嘯之下,卻也是冷得要命,根本頂不住風寒。
來順滿目愁容。
家裡的吃食已經不太夠了,作為一家的頂梁柱,來順隻能帶著家裡的弓箭,出門打獵,想要打些野味兒補貼家用。
倒是皇天不負苦心人,曆儘千辛萬苦,來順倒是打了兩隻兔子,不過並沒有拿回家打牙祭,而是徑直朝著一家餐館走去,打算將兔子賣了換點糧食過冬。
兔子肉能吃幾頓?糧食又能吃幾頓?
來順分得清楚。
雖然康熙、雍正、乾隆、嘉慶等滿清皇帝都在竭儘全力阻止漢人定居關外,唯有順治這個受儒家教化深刻的家夥一直鼓勵,希望吸引漢人來關外開墾田地。
比如順治十年,清廷頒布《遼東招墾令》,規定誰要是能招攬一百名以上的漢人去關外耕種,“文授知縣,武授守備”。
而且招來的這一百名移民給二十頭耕牛,還給發種子。
可以說除卻順治之外,滿清有長達百年的對關外漢人進行了分封鎖,將這片原本富饒的土地變成了渺無人煙的荒地。
這項政策,不僅是那些流民漢人感到埋怨,就連關外的八旗老兵也抱怨連連。
不過在鹹豐朝,這禁令已經形同虛設了。
闖關東的前期,已經開始形成。
自道光、鹹豐兩朝,黃河水患、太平天國運動以及兩次鴉片戰爭,百姓們可以說是活不下去了,成片的朝著關外進發,如今已經有超過百萬漢人移居東北地區,形成了闖關東的前兆,為後來更大的人口遷移鋪墊基礎。
而關外的滿洲人,雖然是名義上的爺,但相比於京城的那些富家公子哥而言,他們的生活水平其實和漢人差不多,已經屬於是窮得叮當響,三大將軍滿腹牢騷。
尤其是道光、鹹豐兩朝,戰爭賠款多如牛毛,原本許諾的豐厚報酬現在沒有了,他們現在既沒有錢、也沒有良好的生活條件,對滿清的怨恨已經到達了極點。
要說關外反清最大的勢力,不是漢人,而是關外八旗。
隻不過三大將軍彈壓,未能有所異動罷了。
來順,既不是新漢民,也不是滿洲人。
而是祖上從順治時期便主動請纓來到關外的老漢民了。
不過都無所謂了。
在現在這個世道,無論是新漢民、老漢民還是滿洲人,都是在這白茫茫的一片中,求食的可憐人罷了。
來順哈著白氣,順著目光,遠遠便看到了一處小酒館。
伴隨著木門搖曳,來順推門而入,走進了這家‘趙家鋪子’。
這方圓數十裡,也就這一家算是餐館的地界兒了。
走南闖北,從盛京往北走的商隊,平日裡都會來這兒歇腳。
剛一進門,來順便見到趙家鋪子的掌櫃正招呼著夥計多添些柴火,見來順來了,趙掌櫃便眼前一亮,主動上前:“來順,又獵到兔子了?好手藝啊。”
“嘿,趙老爺您吉祥。”
來順學著旗人的禮,給趙掌櫃打了個揖後,接著便笑著道:“是啊,您這鋪子還收不收?”
“收!當然收了,這麼好的東西,咱能不收?”
趙掌櫃哈哈大笑一聲,爽快的讓夥計去結賬,同時看著來順,對著這個老實巴交的獵戶說道:“我說來順啊,現在這世道,洋人來了又走,走了又來,端是兵荒馬亂的。聽說南邊的長毛也在鬨騰,咱們這關外也多了不少撂子,真是不消停啊。”
“這樣,你要是跟著我,在我這兒當個護院,要是遇上什麼豪橫的客人或者撂子劫財,替我擋災,我給你每月四錢的銀子,怎麼樣?”
聽到趙掌櫃的話,來順有些心動,但還是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