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大破石勒部,石勒率殘兵倉惶出逃。
是夜,明軍夜襲,石勒僅單騎孤身而逃。
三日後,俞大猷等十七將得丹,武道修為大為精進。
鮮卑騎兵南下馳援,與明軍衝殺一陣後,損失了部分兵卒,陷入觀望狀態。
曹巍部原地駐防,同樣不想上前,隻是觀望形勢。
而司馬睿的糧食更不用說了。
而在一舉擊潰石勒,追殺百裡之後,明軍便陷入了一定的沉寂,除了將戰線前推之外,倒是沒有進行其餘的動作。
這倒是讓天下人心浮動,不知道大明這是想要乾什麼。
一時之間,倒是形成了一種詭異的氣氛。
原本動蕩不安的天下,竟然在這一瞬間,陷入了短暫的安穩之中。
而天下人並不知道的是,大明皇帝陛下、萬壽帝君朱厚熜已經離開了天樞界,前往了大清最後的希望,道光朝。
在此之前,朱厚熜覺得問題最大的應該是天樞界。
但自從在朱由檢那邊得知了道光朝的情況,自然也就將重心,轉移到了道光朝去了。
寧願耽誤時間,也不能讓滿清死灰複燃,絕地翻盤!
……
道光朝,旌旗獵獵。
道光皇帝愛新覺羅·旻寧心情有些糾結。
最近這段時間,他可謂是心力交瘁,內憂外患困擾著他,讓他久久不能平息自己心中的無奈之舉。
在繼位之初,道光皇帝還想要努力振作,當一個合格的好皇帝,對內對外一律強硬,但奈何……大清朝來到了道光手裡,就已經搖搖欲墜,閉關鎖國的影響在道光一朝已經開始發揮了起來,他的禁鴉行動引得了英國的強烈不滿,於是在鴉片戰場的情況下,他被打慫了。
他打贏了英國提出的所有條款,批準了‘江寧條約’,答應賠款、割地、五口通商。
在那兩三年裡,他和美國人簽訂不平等的《望廈條約》,與法國人簽訂不平等的《黃埔條約》。
從此之後,大清朝開始了漫漫簽約路。
就連瑞典、挪威和比利時都能夠來和大清國簽訂五口通商協約,來這裡分一杯羹。
是大清打不過瑞典、挪威和比利時嗎?
不是,隻是因為他們對西方人的理解僅僅局限於幾個大國,見到這些小國,他們壓根就不知道這是什麼人,隻知道虱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不咬人,能簽就簽。
本來一切都好,他覺得事情都解決了。
但不知道怎麼回事兒,那個叫大明的忽然就複活了。
這讓道光有些懵。
什麼情況?
這種感覺雖然有些匪夷所思,但道光一開始其實並不怎麼擔心。
畢竟反清複明嘛,幾乎可以說是年年都有,這次也有也沒什麼奇怪的地方。
隻不過讓道光沒想到的是……
這次的大明好像和以前的小打小鬨不太一樣,這次比較正規。
半年的時間,半壁江山淪陷。
這速度,簡直可以和當年老祖宗們南下的速度相提並論了!
一時之間,道光十分惶恐。
然而,就在大明軍隊突破到黃河之畔的時候,忽然出現了一位‘應夢賢臣’。
此人乃是宗室出身,自稱有一計可平明賊,道光一開始選擇的是不理睬,卻沒想到這人自告奮勇去了前線之後,戰果頗豐,力挫明賊,將明賊攔在了黃河的另一頭!
而且,還沒有花費一兵一卒!
這是讓道光最為開心的。
因此,道光毫不猶豫的冊封了他祖上的榮光,封為豫親王,為討賊大將軍……近乎把能封的全都封了一遍,可謂是十分高興。
隻不過在抵抗了明賊橫衝直撞的事態之後,道光又有一個新的難點出現了。
那就是此人功勞頗豐,而且也不知道從哪兒搞出來這麼多軍隊,同時還能掏出來什麼‘坦克’、‘飛機’之類的奇形怪狀的東西,著實讓道光帝陷入了警惕之中。
畢竟,此人也是姓愛新覺羅,叫愛新覺羅·榮訓。
這就讓道光很謹慎了。
他萬一篡位該怎麼辦?都是姓愛新覺羅,他要是篡位了,那些宗室好像也沒什麼意見……
前腳自己簽了好幾個割地賠款的條約,還讓大明人打到了家門口。後腳就有一個宗室英雄,力挽狂瀾,解救大清於危難之間……
這樣兩兩對比之下,道光覺得已經沒有可比性了。
就算是傻子,都知道誰更有性價比。
所以說,道光的心情是複雜的。
他既開心大清沒有滅亡,有天降猛男解決滅國危機。
又有些擔心,皇位會直接丟去。
如果把皇位丟了,那還不如大清滅亡了呢!
道光現在的心思就是這般樸素稚嫩,他的皇位是父皇、是爺爺留給他的,可不能讓多鐸的子孫奪走。
這就是道光現在的想法,自己要是被奪權了,那這個大清還有什麼存在的必要?!
因此,道光現在很糾結,十分不知道該怎麼辦。
讓他指望這個愛新覺羅·榮訓秋毫無犯,乃是如同嶽武穆、諸葛武侯一樣的人物……說實話,道光不相信。
如果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就算是諸葛亮來了,道光也不信諸葛亮會秋毫無犯,忠貞不二。
要是這個愛新覺羅·榮訓是漢人就好了。
道光在心中不由感歎著。
如果榮訓是漢人,他就不用擔心會被謀權篡位……倒也不一定,擔心是擔心的,但不至於這麼擔心。
因為如果漢人反叛者出現了,那麼經過大清諸位皇帝的運作,宗室中人必然是支持自己,前去鎮壓漢人的。
而且還有一點,那就是這些漢人早就被大勢所趨,難以稱帝。
但如果這反叛者是來自另一個聲望頗高的愛新覺羅……那可就麻煩大了。
“他要是漢人就好了。”
道光深感遺憾。
道光不清楚的是,在他生命的末期,在廣西會有一個靚仔揭竿而起,而平定這場聲勢浩大的天父、天兄的,就是他所期待的漢人功臣。
而除此之外,更讓道光疑惑的,是大明是怎麼回事兒。
漢人還能發動這麼強大的攻勢?那洋人來的時候,你們怎麼不出力啊?
道光也是很生氣的。
“皇上,豫親王新奏。”
而就在此時,道光耳畔忽然出現了太監的聲音。
太監小心翼翼地將手中的折子遞了上來,低聲道:“似乎是事關前線。”
道光早就吩咐過,隻要有豫親王的折子,第一時間遞過來,第一時間處置。
聽到了太監的話語,道光毫不猶豫,直接一手抓過折子,打開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