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都這件事,其實一直是朱元璋的一個心病。
據朱旺所知,老朱曾有過三次遷都的想法,但都沒能實現。
第1次是在洪武元年,當時朱元璋奪取了汴梁之後,親自到汴梁視察。
但是感覺變量的位置很一般,地處中原四麵受敵,又沒有天險可守,這點還不如應天。
但儘管如此,他還是把汴梁立為北京,和應天一樣作為大明的都城。
而第2次就是洪武二年,朱元璋決定遷都鳳陽。
畢竟鳳陽是朱元璋的老家,地理位置也比較靠北,南邊是長江,北邊是淮河,也算是有天險可守,在兩河中間,漕運也比較便利。
於是開始轟轟烈烈的營造中都城。
然而6年後,這個耗費了無數人力物力的中都城,還是被他給放棄了。
原因也是眾說紛紜,有說宮殿被人施了咒的,有說怕淮西勳貴更加無法無天的,反正最後是沒去成。
而第3次也是最後一次,他準備遷都長安。
還親自派自己的親兒子朱標去深入考察,然後這位史上最穩的太子人就沒了!
遷都之事也就不了了之。
當然,這事還是被他家老四給乾成了,隻不過遷都的地方是北平而已。
“老朱,你這是什麼表情,難道被我說中心事了,你不會現在就想遷都吧!”
朱元璋盯著朱旺的眼睛看了一會兒,然後緩緩搖了搖頭,終於長長的歎了口氣。
“咱確實有意遷都,應天雖好,但確實太靠南了。”
朱旺點了點頭,很是同意。
“雖然應天自古以來也算是六朝古都,但掰著手指的數,這所謂的六朝加一起也就將將三百年。
況且還都是偏安一隅的小國,以老朱你的性格,肯定是不滿意的吧!”
朱元璋不得不佩服朱旺,這家夥確實一針見血的指出了自己的想法。
於是,他很想聽聽這家夥對遷都有什麼看法。
他知道對朱旺不能藏著掖著,有話直接問才是最省事的。
於是直接開口問道:“以你的看法,咱該不該遷都?如果需要遷都,你覺得遷到哪裡比較合適?”
朱旺看了看朱元璋,發現後者臉上的表情很嚴肅,沒有絲毫試探的意思,看來是真心想知道自己的看法。
既然這樣,朱旺覺得自己必須得夾帶點私貨了。
於是他輕咳一聲。
“第一個問題,答案是肯定的,肯定是要遷都的。你看看你這皇宮都下沉到啥地步了,大殿都快成危房了。”
朱元璋嘴角抖了抖,臉上的表情很不好看。
因為朱旺說的都是事實,現在的皇宮是填湖而建的,由於地基不穩,所以導致大殿下陷嚴重。
因此,朱元璋感覺很不滿!
萬一哪天大殿倒塌,把他這個皇帝和滿朝大臣給團滅了,那可就要遺笑萬年了。
所以,這也是他下決心要遷都的其中一個原因。
看著朱元璋臉上難看的表情,朱旺微微一笑。
決定再給老朱心窩子裡來一刀。
“至於鳳陽嘛!嘿嘿,那地方根本就不是當都城的料,懂的都懂!”
朱元璋眉頭皺成了個川字,但還是一言不發。
他倒是想聽聽,這小子損完自己,能說出什麼高見。
“至於北邊的長安、洛陽,確實都是易守難攻的好地方,並且也都當過很長時間的國都。”
“但是,我覺得此一時彼一時,有句古話說得好,『固國不以山溪之險』,有了充足的實力,根本就不用擔心安全問題。”
聽著朱旺分析了這麼久,朱元璋算是聽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