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尤其是在朱旺的“刻意引導”下,她對那些奇妙的“科學”知識,產生了極為濃厚的興趣。
每日裡,不是泡在醫學院的實驗室裡,跟著一堆丫頭片子研究《本草綱目》,就是纏著朱旺,問東問西。
兩人之間的感情,也在這種獨特的“學術交流”之中,迅速升溫。
“夫君,”徐妙語看著不遠處那些正在激烈討論的“天才”們,眼中閃過一絲好奇,“我聽聞,陛下……最近又給您,送來了幾位‘高人’?”
“消息倒是挺靈通。”
朱旺捏了捏她的小鼻子,笑著說道,“算不上什麼高人,不過是幾個……有趣的家夥罷了。”
他口中的“有趣家夥”,正是前幾日,被朱元璋親自下令,從詔獄之中弄出來,送到了他澳王府廢物再利用的一些人。
……
澳王府,一處僻靜的跨院內。
被後世稱為“讀書種子”的方孝孺,此刻正與幾位同樣因“空印案”而獲罪,卻又被朱旺“特赦”出來的江南大儒,坐在一起,相對無言。
氣氛,尷尬而又凝重。
他們都是當世頂尖的學者,是士林之中,人人敬仰的宗師級人物。
可如今,卻成了澳王朱旺府中的……“食客”。
說得好聽點,是“特聘顧問”。
說得難聽點,就是……一群被圈養起來的,隨時可能被拉出去砍頭的囚犯。
“正學兄,”一位老儒,終於忍不住開口,打破了沉默,“澳王殿下……將我等‘請’來此地,卻又不聞不問,這……這到底是何意啊?”
方孝孺,字正學。
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臉上露出了一個苦澀的笑容。
“還能是何意?”他緩緩說道,“無非是……殺人誅心罷了。”
“我等先前,不是一直聯合起來,上書彈劾他‘亂政’,說他那‘義務教育’是‘有教無類,壞了綱常’嗎?”
“現在,他便將我們這些‘最懂規矩’的人,‘請’到他這‘最不講規矩’的地方來。讓我們親眼看看,他到底是如何‘亂政’的。”
另一位大儒聞言,憤憤不平地一拍桌子:“簡直是奇恥大辱!我等聖賢門生,豈能與此等‘酷吏’、‘國賊’為伍!老夫明日,便要去麵見陛下!拚了這條老命,也要……”
“然後呢?”
方孝孺淡淡地看了他一眼,打斷了他的話,“然後,讓陛下再將你送回詔獄,嘗嘗錦衣衛的全套大刑?還是……直接遂了你的願,讓你去菜市口,當一回‘殉道’的英雄?”
那大儒被噎得是麵紅耳赤,說不出話來。
方孝孺長長地歎了口氣,眼中閃過一絲深深的疲憊與迷茫。
“諸位,時代……或許真的要變了。”
他將目光,投向了窗外。
隻見窗外的小院裡,朱旺的那兩個親傳徒弟,朱雄英和朱高熾,正帶著一群剛剛通過考核的“天才少年”,圍著一個巨大的地球儀,七嘴八舌地討論著什麼。
“……不對!師傅說了,我們腳下的大地是圓的!所以,從應天府到那什麼‘歐羅巴’,往東走,比往西走,要近得多!”
“那我們為何不直接派船隊,往東去呢?”
“因為……因為中間隔著一片比大明還要廣闊的陸地,和一片……比所有陸地加起來還要巨大的‘太平洋’啊!”
聽著那些孩子們口中說出的,一個個聞所未聞,卻又仿佛蘊含著無上真理的詞彙。
方孝孺隻覺得,自己窮儘一生所學的聖賢之道,在這一刻,顯得是那麼的……蒼白無力。
就在這時,一陣輕快的腳步聲響起。
朱旺帶著徐妙語,笑嗬嗬地,從門外走了進來。
“喲,幾位先生,都在呢?”
他自來熟地拉過一把椅子坐下,“正好,省得我一個個去請了。”
他看著眼前這幾個代表著大明朝最高學術水平的“老古董”,臉上露出了一個極為燦爛的,不懷好意的笑容。
“幾位先生,學問淵博,乃是國之瑰寶。小子不才,最近在研究一些‘上古奇術’時,遇到了一些小小的瓶頸,想……請幾位先生,幫忙參詳參詳。”
說著,他便從懷中,掏出了一遝厚厚的,畫滿了各種奇怪符號和公式的……草稿紙。
“來,幾位先生,幫我看看。”
他將第一張草稿紙,放在了方孝孺的麵前,指著上麵一行如同鬼畫符般的符號,一臉誠懇地請教道:
“這個……‘微積分’,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啊?”
......
喜歡我在大明忙種田,平推東瀛美利堅請大家收藏:()我在大明忙種田,平推東瀛美利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