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有座小鎮。
鎮名為“無名”,出自道家莊子《逍遙遊》中的一句真言,“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春秋八百載,無名鎮從未出過一位聖人,但它卻當得起這名頭。因為小鎮曾湧現出無數巧奪天工的巨匠大師。
連工匠祖師爺公輸子,也就是家喻戶曉的魯班大師,都出自這無名鎮。
千百年來,無名鎮的曆代匠師都不慕名利、沉默專注,隻顧埋頭雕琢手裡的作品,情願將畢生心血,奉獻給他們熱愛的事業。
傾儘全力,隻為鑄造完美傑作,這種信念被後世稱為“工匠精神”。
小鎮東頭,有家鐵匠鋪子,生意常年慘淡。店鋪主人是個小老頭,整天掄著柄大鐵錘,潛心鑄劍,從不接其他生意。
在這巨匠雲集的鎮子裡,老頭手藝不算太好,但是論匠心,絕不比任何人遜色。
有時候開爐一次,他晝夜鑄劍,能連續十來天不停歇,精神抖擻,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氣。
老頭叫趙大江,對鎮上孤陋寡聞的匠師們來說,是個很平庸的名字,但在小鎮之外,在芸芸眾生眼裡,卻是如雷灌耳,威震天下許多年。
曾經的劍道三雄,除了劍癡和劍狂,還有一位,被稱作劍隱。
劍隱心性堅忍偏執,如明月清風,孤僻獨往來,從不受外界紛亂乾擾。關於此人,江湖上還流傳著一句老話。
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趙大江!
高懸劍道的那輪明月,正是鐵匠鋪裡這位趙大江。
當年老頭巔峰時,曾輔佐世代鑄劍的公輸家,鍛出名劍八千,一手將沒落的斜穀劍塚壯大,坐穩巨擘宗派的寶座,領袖群倫。
他淡泊名利,隻沉迷於劍道本身,功成之後,便急流勇退,隱遁到跟劍塚相隔不遠的無名鎮,潛心鑄劍,默默無聞。
風雲榜上,趙大江名列第十五。
他不在江湖,江湖還流傳著他的傳說。
如果說,劍淵的扛鼎之道在於,門人弟子都像裴寂一樣不甘人後,戰意狂放,那麼劍塚的靈魂,就源自這沉默的趙大江,始終堅韌自強,泰然不動。
楊老頭說得沒錯,強者恒強,你看這些真正的強者,何曾自亂陣腳,有過片刻停歇?
趙大江藏身之處,隻有執掌劍塚的公輸家知道。不到最危急時刻,沒人敢去打擾老頭的清靜。
今天,打鐵鋪子外,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這是個中年男子,頭發微亂,身形佝僂,手裡拄著一根銅拐,分明是個瘸子。
他站在空地上,默默注視著掄錘打鐵的趙老頭,紋絲不動,彷如一座雕像立在那裡。
趙老頭低著頭,沒有理會瘸子的到來,眼裡隻有炭火、大錘,以及那根燒得通紅的鐵條。
那瘸子極有耐心,似乎感覺不到疲倦,就站在那裡看著。直到天色已晚,趙大江手頭忙完,直身伸了伸腰,他才咽了口唾沫,吐出一道喑啞話音。
“佩服。”
連看熱鬨的人都覺得累,更彆提賣力一天的那位。此等心性,絕非常人所能為。
趙老頭側過頭,直至此刻才察覺到客人,老臉上掛著歉意的笑容,然後抬手,將身旁的一個馬紮兒丟了出去。
“聽說墳裡最近收了個瘸子供奉,就是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