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杭州,下著毛毛細雨,我站在會議室門口,看著一張張來自全國各地的物流負責人麵孔陸續走進會場。
他們的眼神中帶著期待、懷疑,也有一絲試探。
會議開始,王哥站上講台,身後大屏幕亮起,“城市共聯體”四個字映入眼簾。
“各位老板,我們不是在組建一個新的平台。”王哥聲音沉穩,語速不快,“而是在打造一種全新的協作模式。”
他開始介紹方案:共享調度係統,可以打通各地物流網絡,實現跨區域訂單無縫對接;統一服務標準,確保配送質量穩定;數據加密保護機製,則是防止信息泄露,保障用戶和企業隱私。
“這不是聯盟,而是共生。”他說完這句話時,現場響起了掌聲。
我也鬆了口氣。
這個項目,從最開始隻是我的一個念頭,到現在,終於有了模樣。
接下來的自由交流環節,氣氛明顯比之前熱絡許多。
有人主動找我和宋姐溝通合作細節,也有人拉著王哥問技術問題。
我能感覺到,大家的態度正在悄然改變。
十點整,宋姐發來了宣傳片鏈接。
我點開視頻,畫麵出現在一位重慶女騎手身上,她每天淩晨四點出門送餐,為了供弟弟上學。
鏡頭切換到她在共聯體培訓中心學習路線優化的畫麵。
接著是沈陽的一位退伍軍人,曾經一度因為找不到工作陷入低穀,加入共聯體後,他帶起了一支小團隊,現在負責片區管理。
還有廣州的雙胞胎兄弟、深圳的單親媽媽、成都的老騎手……每一個人都有故事,每一段經曆都真實得讓人動容。
我在配音中說:“我們不是為了打敗誰,而是為了讓每個人都能走得更遠。”
視頻最後定格在我騎著電動車穿梭在城市街頭的畫麵。
那一刻,我突然有些恍惚。
我想到那個獨居老人,想到那句“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被人操控卻渾然不知”。
我想告訴他,我記住了,而且沒有停下腳步。
中午十二點,戴老師發來一份報告,標題是《外資資本對“城市共聯體”的滲透路徑分析》。
我快速瀏覽,內容指出已有兩家成員企業接到了外資企業的接觸邀請,對方開出優厚條件,試圖分化聯盟結構。
看完後,我拿起手機,撥通了王哥的電話。
“馬上通知所有成員簽署《公平合作公約》,任何外部資本不得乾預運營,否則將自動退出共聯體。”
王哥那邊沉默了幾秒,隨即道:“明白,我這就安排。”
掛斷電話,我靠在椅背上,閉上眼,腦海中閃過一個個畫麵:那個深夜打電話給我的神秘人、老人的笑容、宋姐剪輯視頻時專注的表情、王哥在台上自信的模樣……
真正的風暴,還在後麵。
窗外的雨已經停了,陽光透過玻璃灑進房間,在桌麵留下一道溫暖的光痕。
我起身整理了一下衣領,準備去參加下午的第一場戰略合作討論會。
但就在這個時候,手機震動了一下。
一條新聞推送跳出來:
【財經前線】兩競爭對手高管接受專訪,公開質疑“城市共聯體”模式為“鬆散聯盟”,稱其缺乏統一管理,未來極有可能分裂瓦解。
我沒有點進去看詳細內容,也沒有回應。
我隻是把手機收進兜裡,深吸一口氣,推開門,走進走廊。
風很大,但陽光很好。
我走進戰略會議室的時候,外麵的風已經停了。
會議桌上的筆記本電腦屏幕還亮著,梁競爭對手的專訪視頻正在循環播放。
“……林致遠所謂的‘城市共聯體’,不過是一個鬆散的聯盟組織。沒有統一的管理體係,缺乏核心競爭力,本質上不具備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他端坐在鏡頭前,西裝筆挺,語氣冷靜而自信,“我們歡迎良性競爭,但也要警惕這種打著‘去中心化’旗號的偽創新。”
宋姐在我身邊皺眉:“要不要回應?”
我搖了搖頭,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了幾下,腦海中迅速梳理出當前局勢。
梁不是隨便放話的人,他的每一句話背後都有布局和意圖。
這番言論看似輕描淡寫,實則是想動搖部分合作方的信心,甚至可能已經在暗中接觸某些意誌不堅定的成員。
“不回應。”我說,“我們要做點更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