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辦公室裡,燈光昏黃而冷清。
我靠在椅背上,手指無意識地敲打著桌麵,心裡盤旋著一個念頭:該是時候了。
火種計劃已經到了關鍵階段,光靠我一個人撐著,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非遺的傳承不該隻是一場個人英雄主義的表演,它需要更多的人站出來,接棒前行。
第二天一早,我就召集謝明遠和幾位核心成員開會,正式啟動“火種接班人計劃”。
“我們要選五個人,”我說,“必須具備三項基本素質:對非遺文化的熱愛、執行力,以及——忠誠。”
謝明遠點頭記錄,眼神中帶著一絲興奮。
他一直是我最得力的技術骨乾,雖然年輕,但做事穩重,有擔當。
名單篩選用了整整三天時間。
我們從誌願者、非遺學徒、社區義工中層層篩選,最終確定了五位候選人。
其中,除了兩位是高校學生,其餘三位都是來自基層文化機構的年輕人。
謝明遠被列為第一重點培養對象,不僅是技術層麵,更是因為他在項目初期的表現讓人放心。
可就在麵試當天,意外發生了。
“林哥,第四號候選人周楠突然失聯。”謝明遠皺著眉走進來,語氣緊張,“他的電話打不通,郵箱也被注銷了。”
我的心猛地一沉。
這不是普通的爽約,而是有意為之。
“查他背景。”我沉聲說。
謝明遠立刻調出檔案,開始追蹤。
幾分鐘後,他的臉色變了:“林哥……這個人有問題。”
屏幕上跳出的信息讓我不由自主地攥緊拳頭。
周楠,原名周哲,竟是“曹氏x”家族安插進來的臥底。
這個神秘組織近年來頻頻出現在各類文化保護項目的背後,表麵上低調支持,實則暗中操控資源,謀取私利。
“他們連這種地方都不放過?”我冷笑一聲,心底卻泛起一股寒意。
如果我沒啟動接班人計劃,恐怕遲早會被他們滲透進來,到那時就晚了。
“通知所有人提高警惕,係統再做一次全麵檢查。”我低聲命令。
謝明遠點頭離開,我獨自坐在桌前,腦子裡浮現出袁導師曾說過的一句話:“真正的守護,不在於守住一個名字,而在於守住一顆心。”
與此同時,在係統日誌中,謝明遠又發現了一組異常加密指令。
它們指向了一個位於城郊的數據中轉站。
“這絕對不是巧合。”謝明遠把地圖放大給我看,“這裡離我們備份服務器的位置隻有三公裡。”
我盯著屏幕,思索片刻後決定親自去一趟。
我換上一身電力檢修人員的工作服,帶上工具包,驅車前往那片荒涼的區域。
中轉站隱藏在一片廢棄廠房之間,門口掛著鏽跡斑斑的牌子,寫著“供電維護點”,顯然隻是個掩護。
我在外圍觀察了一陣,確認沒人盯梢後,悄悄繞到後院,翻牆進入。
果然,在一處隱蔽角落裡,我發現了一台非法接入的小型服務器。
它正在上傳火種項目的部分源代碼,目標ip地址不斷變換,顯然是在試圖掩蓋來源。
我毫不猶豫地拔掉了電源線,然後掏出手機報警。
警方趕到後,現場封鎖。
技術人員在現場提取了大量證據,證實這台設備屬於周鴻濤旗下一家空殼公司。
回程的路上,我的手機不斷震動。新聞推送一條條彈出:
《火種計劃涉嫌數據濫用?》
標題赫然醒目,文章內容極儘抹黑之能事,聲稱火種項目存在嚴重的隱私泄露風險,甚至暗示我利用公益名義進行商業操作。
周鴻濤終於出手了。
但我並不慌張。
我立刻聯係湯危機公關專家,將項目的所有審計報告、第三方安全認證全部整理好,第一時間發布在官方平台。
不到兩小時,公眾輿論迅速反轉。
許多關注非遺保護的網友紛紛發聲支持,指出文中多處漏洞。
周鴻濤最終不得不撤稿,但他私下裡的怒吼,卻被我們的情報人員截獲:
“這小子太難纏了!”
我看著這條信息,嘴角微微揚起。
難纏?或許吧。
但我不會停下腳步。
這場仗,才剛剛開始。
夜深時,我回到家,剛坐下沒多久,門鈴響了。
是袁導師。
他拎著一個老式皮質公文包,神色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