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指點太子破局_銅鏡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銅鏡約 > 第62章 指點太子破局

第62章 指點太子破局(1 / 1)

推荐阅读:

秦風將近期收集到的所有情報一一羅列在案,反複分析比對。小幫派瘋狂斂財、物資異常收購,種種跡象都指向了一個極為可怕的可能——有人在暗中養私兵。

大量收購的糧食可滿足私兵日常所需,布匹能製作營帳與衣物,而生鐵無疑是打造兵器甲胄的關鍵材料。聯想到那些秘密轉運的錢財,極有可能就是用於招募、訓練這些私兵以及購置相關物資。

“若真有人在養私兵,這可是驚天動地的大事。”秦風心中暗自思忖,臉上滿是凝重之色。養私兵,意味著對朝廷統治的公然挑戰,一旦坐實,必將引發一場巨大的政治風暴。

他深知,這件事所牽涉的層麵極廣,背後勢力必定錯綜複雜。以他目前的實力和地位,若貿然卷入其中,很可能會被這股暗流瞬間吞沒。“倘若接下來的情報能夠證實這一點,我必須慎重抉擇,這絕非現在的我能夠輕易參與的。”

秦風決定立刻召集狼牙,向他傳達了自己的推測以及當前局勢的嚴重性,嚴令情報組織務必儘快查清私兵的具體情況,包括私兵的藏身之處、規模大小以及背後主謀的身份。

狼牙領命而去,深知此次任務的艱巨與緊迫。而秦風則在府邸中焦急等待著最新消息,每一分每一秒都如坐針氈。

與此同時,清風也在密切關注著局勢的發展。他明白,若秦風的推測屬實,長安城將麵臨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而他們,必須在這風暴來臨之前,儘可能地掌握更多信息,為接下來的應對做好準備。在這緊張壓抑的氛圍中,整個長安城似乎都被一層無形的陰霾所籠罩,一場關乎無數人生死存亡的危機正悄然逼近,而秦風等人,正努力在黑暗中尋找著那一絲能夠破解困局的曙光。

近段時間,皇宮裡暗流湧動,小黃門太監蘇文、常融、王弼等人如同隱藏在陰影中的毒蛇,正悄悄對太子劉據伸出了毒牙。

蘇文等人仗著常在漢武帝身邊伺候,便時常假裝不經意間向漢武帝“泄露”一些關於太子的“醜聞”。他們先是說太子在宮內調戲宮女,明明太子隻是去長樂宮拜見皇後,與母親多聊了一會兒,蘇文卻歪曲事實,在漢武帝麵前添油加醋,使得漢武帝心中對太子生出了一絲不滿,還為此將太子宮中的宮女增加到二百人。

然而,這僅僅是個開始。此後,蘇文、常融、王弼等人變本加厲,又開始編造太子在宮外生活不檢點的謠言。他們在漢武帝麵前,時而裝作無意間提起,時而故作神秘地暗示,將太子描繪成一個沉迷於酒色、行為不端的浪蕩子弟。

這些謠言如同一片片烏雲,漸漸籠罩在太子劉據的頭頂。而漢武帝,由於年事已高,加上與太子相處的時間本就不多,在這些奸佞小人的不斷蠱惑下,心中對太子的疑慮也越來越深。

太子劉據得知這些謠言後,心中又氣又恨,但他生性寬厚,想著隻要自己行得正坐得端,父皇終究會明白真相。可他哪裡知道,蘇文等人早已與江充等勢力勾結在一起,正謀劃著一場更大的陰謀來陷害他。

皇後衛子夫聽聞此事,恨得咬牙切齒,她讓太子稟明皇上,誅殺蘇文等人,以絕後患。但太子卻安慰母親道:“母親不必擔憂,隻要我不做錯事,又何懼這些小人的讒言?父皇聖明,終有一日會看清他們的真麵目。”

然而,局勢卻並未如太子所期望的那樣發展。蘇文等人見漢武帝對太子的態度有所轉變,更加肆無忌憚,他們加快了陰謀的步伐,四處搜羅所謂太子“罪行”的證據,準備給太子致命一擊。而長安城的上空,也因為這場宮廷陰謀,變得愈發壓抑和陰沉,一場關乎太子命運、乃至整個大漢王朝未來的風暴,正在悄然醞釀。

這夜,萬籟俱寂,秦風正與清風在屋內探討局勢,忽聞窗外傳來極輕的異響。秦風警覺,剛欲起身查看,便聽到窗外有人輕聲道:“秦公子,是我,有要事相商。”聲音雖刻意壓低,卻難掩焦急。

秦風與清風對視一眼,趕忙打開窗戶,隻見一人身著尋常百姓服飾,臉上略施脂粉喬裝打扮,但那眉眼間的氣質,秦風一眼便認出,竟是太子劉據。

秦風又驚又疑,連忙將太子迎入屋內。太子一進屋,便摘下偽裝,神色憂慮地說道:“秦公子,事出緊急,還望你能助我。”

秦風忙道:“太子殿下客氣了,殿下有何事,但說無妨。”

太子長歎一聲,將近日被蘇文、常融、王弼等人在漢武帝麵前誣陷,說他在宮內調戲宮女、宮外生活不檢點之事,一五一十地告知了秦風與清風。末了,太子滿臉懇切地求道:“如今父皇對我已心生嫌隙,不知秦公子可有解決之法?”

秦風聽完,心中暗驚,這不正是曆史上巫蠱之禍的前奏嗎?那些奸佞小人正一步步將太子往絕境逼去。

秦風思索片刻,說道:“太子殿下,此乃奸人構陷,殿下需先穩住陣腳,切不可自亂。當務之急,是要找出這些謠言的源頭與幕後主謀,揭露他們的陰謀,讓皇上看清他們的真麵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清風也點頭附和:“太子殿下,秦公子所言極是。此外,殿下還需多在皇上麵前儘孝,適時展現自己的才德與擔當,以正視聽。切不可因這些謠言而衝動行事,以免落入奸人圈套。”

太子微微點頭,神色凝重:“秦公子與道長所言,我記下了。隻是如今父皇身邊奸佞環繞,想要揭露他們,談何容易。”

秦風握緊拳頭,說道:“殿下放心,我會動用一切力量,幫殿下查明真相。隻是此事還需從長計議,不可操之過急。”

太子感激地看著秦風與清風:“有秦公子與道長相助,我便放心許多。若能度過此劫,他日必當重謝。”

太子滿懷憂慮地看著秦風,迫切希望能得到可行的辦法擺脫困境。秦風神情嚴肅,有條不紊地說道:“太子殿下,如今局勢複雜,當務之急有以下幾件事需您立刻著手。”

“其一,將陛下賜予的宮女全部交由太子妃嚴加管理,殿下務必自此與她們保持距離。如此一來,那些小人便再無可乘之機,無法借此汙蔑您調戲宮女。這不僅能堵住他們的悠悠之口,更能彰顯殿下您品行端正。”

太子微微點頭,深知此舉對於澄清自身形象的重要性。

“其二,向當朝有名的大儒討教各種治國之道以及儒家學說。殿下可時常與大儒們深入探討,展現出對學問和治國理政的熱忱。同時,安排可靠之人,裝作不經意間讓陛下知曉此事。如此,陛下便能看到殿下您勤奮好學、心係天下的一麵,對那些詆毀您的謠言自然會有所懷疑。”

太子眼神一亮,這的確是個樹立正麵形象的好辦法,能讓父皇看到自己積極向上的一麵。

“其三,殿下需與朝中大臣保持適當距離。當下局勢微妙,小人極易誣陷您結黨營私,這可是陛下最為忌諱之事。殿下務必謹言慎行,避免授人以柄,讓奸佞找不到可攻擊的破綻。”

太子麵色凝重,意識到自己之前或許在與大臣交往中未足夠謹慎,以後確實需更加小心。

“其四,殿下可借著討教如何驅除匈奴為由,多與陛下接觸。匈奴一直是大漢的心腹大患,陛下必定極為關注。殿下以此為契機,與陛下深入探討戰略戰術,既能展現您對國家大事的關心,又能增進父子間的感情。如此,那些離間您與陛下關係的讒言便難以得逞。”

太子深以為然,連聲稱是。

最後,秦風鄭重說道:“殿下,以後切勿再親自前來,以免引人懷疑。若有要事,可派心腹之人悄悄來此問計。我與清風道長定會竭儘所能,為殿下排憂解難。”

太子感激涕零,緊緊握住秦風的手:“秦公子,此番大恩,劉某沒齒難忘。日後若有差遣,劉某定當全力以赴。”

送走太子後,秦風深知自己已深深卷入這場宮廷風雲之中。每一步計劃都如在刀刃上行走,稍有不慎,便可能滿盤皆輸。但為了阻止巫蠱之禍的發生,拯救無數人的命運,他彆無選擇,隻能與清風一道,精心布局,在這波譎雲詭的局勢中,為太子、為大漢王朝尋得一線生機。

太子回宮後,立刻雷厲風行地按照秦風的建議展開行動。他將漢武帝賜予的宮女全部交予太子妃,嚴令其嚴加管束,並明確規定,沒有太子妃在場,宮女不得靠近太子,書房等地更是嚴禁宮女涉足。太子妃深知此事的嚴重性,將宮女們管理得井井有條,使得那些關於太子調戲宮女的謠言不攻自破。

同時,太子開始大張旗鼓地向儒家各學派的大儒討教治國之道與儒家學說。他每日虛心求學,與大儒們深入探討經義、民生、政治等諸多方麵的問題。長安城的大街小巷漸漸傳開了太子好學不倦的美名,不少人對太子的品行和才學稱讚有加。而這些消息,也如秦風所計劃的那樣,不經意間傳入了漢武帝的耳中。

在日常生活中,太子謹言慎行,與朝中大臣保持著恰到好處的距離,避免給人留下結黨營私的把柄。每一個舉動,每一句話語,他都再三斟酌,行事穩重得體,讓那些企圖誣陷他的小人找不到絲毫破綻。

不僅如此,太子時常以匈奴擾亂邊疆為由,主動向漢武帝請教如何驅除匈奴、安定邊疆的各種問題。每次討論,太子都做足了功課,提出的見解雖不乏稚嫩之處,但那份對國家大事的熱忱與關心,卻讓漢武帝看在眼裡,喜在心頭。漢武帝仿佛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對邊疆戰事充滿激情與抱負。隨著一次次深入的交流,父子之間的感情逐漸升溫,漢武帝對太子的疑慮也在不知不覺中消散了許多。

一段時間後,皇宮中的氛圍明顯緩和。蘇文、常融、王弼等小黃門太監見他們精心編造的謠言如泥牛入海,毫無效果,心中又急又惱,但卻一時找不到新的機會來誣陷太子。而太子這邊,通過一係列的舉措,成功地穩定住了局勢,在漢武帝心中重新樹立起了良好的形象。然而,秦風與清風並未因此放鬆警惕,他們深知,那些隱藏在暗處的勢力不會輕易罷休,一場更為激烈的交鋒或許正在悄然醞釀。他們密切關注著各方動態,時刻準備應對新的危機。

喜歡銅鏡約請大家收藏:()銅鏡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