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裡靜得能聽見窗外梧桐葉沙沙的聲響。
張澤謙端著茶杯,目光落在劉小峰緊繃的側臉上,沒說話。
他知道,這些東西遞出去,就等於把那層窗戶紙捅破了。
半晌,劉小峰才把材料重新塞回信封,放在桌麵上,指尖在信封邊緣來回摩挲著,像是在琢磨什麼。
他抬眼時,臉上又堆起幾分無奈的神色:“書記,這……這可真是沒想到。”
“趙鎮寧平時在紀委工作,看著挺穩重的,怎麼會出這種事?”
“我也是早上剛收到的。”張澤謙放下茶杯,語氣平靜。
“舉報信裡的細節太具體了,時間地點都對得上,還有照片佐證。”
“這種情況下,考察工作確實沒法繼續了。”
張澤謙頓了頓,看著劉小峰,“你推薦人選時,對他的情況……是不是再了解一下?”
劉小峰心裡咯噔一下——這話聽著客氣,實則帶著敲打。
隨即劉小峰連忙擺手:“書記,我推薦他,也是看他在紀委這幾年查辦了幾個案子,覺得業務能力還行。”
“真沒想到背後還有這些事,是我考察不周,考慮欠妥了。”劉小峰順著話頭往下說,姿態放得很低,
“既然有舉報信,那考察肯定得暫停。這事兒是我沒把好關,給省裡添麻煩了。”
張澤謙看著他這副模樣,心裡有數。
劉小峰這是把自己摘乾淨了,既承認了“考察不周”,又沒往深裡扯。
他淡淡點頭:“黨內推薦人選,本就該嚴謹。”
“現在出了這情況,先把材料放一放,後續怎麼處理,等我們再研究研究。”
“應該的,應該的。”劉小峰連忙應著,又坐了片刻,見張澤謙沒再往下說的意思,便起身道。
“那書記,我先回去了,這事我也得好好反思反思,以後推薦人選一定更慎重。”
嗯。”張澤謙頷首。
劉小峰走出門時,臉上的謙和瞬間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陰鷙。
他攥緊了手裡的公文包,指節發白——張澤謙這是明著給他難堪。
可那些舉報信來得太巧,難不成是張澤謙早就布好的局?
他越想心裡越堵,快步走向電梯,眼底的寒光卻越來越盛。
而辦公室裡,張澤謙看著緊閉的門,緩緩靠在椅背上。
他拿起桌上的信封,指尖在“匿名”兩個字上輕輕敲了敲。
這事,恐怕沒那麼簡單。
………
次日。
冬陽剛越過省委大院的梧桐樹梢,張澤謙便已整裝待發。
省委組織部長趙芸、省委秘書長劉文舉早早就候在樓下,三人簡單碰頭確認調研細節後,車隊便平穩駛出大院,朝著清江的方向進發。
車窗外,田埂與城鎮的輪廓漸次展開,沿途的秋景雖靜美,卻絲毫沒有衝淡一行人對調研工作的專注。
趙芸不時翻看手中的清江基本情況簡報,劉文舉則在筆記本上標注著需要重點關注的環節。
張澤謙望著窗外,指尖在膝蓋上輕輕點著,似在梳理著調研的重點方向。
約莫一個半小時後,車隊緩緩駛入清江市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