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站是徐昌老同誌家。
徐老剛從公園回來,手裡還提著裝太極劍的布包,看到張澤謙,爽朗地大笑:“我就知道你今天得來。”
“昨天我還跟老夥計們說,新書記年輕有為,秦安肯定能再上一個台階!”
客廳的牆上掛著一幅徐老自己寫的書法,“砥礪前行”四個大字蒼勁有力。
坐下後,徐老直奔主題:“我聽說明年要修從省城到鄰市的高鐵?”
“這太重要了,咱們秦安的農產品好,就是因為交通不便,運出去成本高。”
“高鐵通了,不光貨能出去,遊客也能進來,一舉兩得!”
張澤謙點頭:“高鐵項目已經進入環評階段了,我們計劃年底前開工,到時候還得請您去奠基儀式上給我們鼓鼓勁。”
“沒問題!”徐老一拍大腿。
“隻要能為秦安做點事,我這把老骨頭還能再拚拚!”
而三位老同誌們也表示,這次秦安省委主要領導的調整,充分體現了中央對秦安工作的充分肯定,對秦安領導班子建設的高度重視,對秦安人民的親切關懷。
堅決擁護黨中央決定,全力支持省委、省政府工作。
相信在以張澤謙同誌為班長的省委帶領下,秦安經濟社會發展一定能取得新的更大成績,秦安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慰問結束時已近正午,陽光變得溫暖而明亮。
回程的車上,張澤謙望著窗外掠過的街景,心裡沉甸甸的,老同誌們的話語裡,有期盼,有囑托,更有對這片土地最深沉的愛。
他拿出筆記本,在扉頁寫下:“敬老同誌之智,承前輩之業,不負秦安百姓。”
字跡遒勁,帶著一股一往無前的篤定。
………
回到省委大院時,正午的陽光正烈,辦公樓前的玉蘭樹投下大片濃蔭。
張澤謙帶著張惠、王亮往食堂走,沿途遇到幾個捧著文件的年輕乾部,都恭敬地側身問好,他也笑著點頭回應。
省委食堂的午餐簡單卻熱乎,三個人選了靠窗的一桌,兩葷一素一湯,米飯盛得滿滿當當。
剛扒了兩口飯,王亮放下筷子,用紙巾擦了擦嘴角:“書記,您看咱們什麼時候去老區看看?”
“那邊的紀念館和舊址,是咱們省的‘根’,去走走也能給班子裡的同誌鼓鼓勁。”
張澤謙正夾著一筷子青菜,聞言頓了頓,隨即點頭:“你說得對,是該過去瞻仰瞻仰,聽聽老故事,也摸摸現在的實情。”
“你跟辦公廳那邊對接一下,把行程細化好,不用搞太多排場。”
張澤謙扒了口飯,又問:“我看就後天吧?後天有其他安排嗎?”
王亮早把日程表記在心裡,立刻回道:“後天原本有兩個會得您參加,一個是建設領導小組會。”
“還有一個是今年巡視工作動員部署會,都是定好時間的。”
“行,”張澤謙放下筷子,端起湯碗抿了一口。
“這兩個會,讓強軍省長代為主持吧。老區的事,比開會更急著要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