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的天剛蒙蒙亮,窗欞外還裹著層薄霜,張澤謙便輕手輕腳地起了床。
堂屋裡早已點上了新春的紅燈籠,暖光映著牆上“福”字,空氣裡飄著灶間剛煮好的紅糖薑茶的甜香。
張澤謙整了整身上嶄新的深藍色外套,帶著妻子兒女走到父母麵前,規規矩矩地跪下磕了個新年頭,“爸,媽,新年快樂,祝您二老身體硬朗,萬事順意。”
父母連忙扶張澤謙起來,母親笑著往他手裡塞了把剝好的瓜子,父親則遞過一杯熱薑茶。
一家五口圍坐在沙發上,你一言我一語地聊著年三十的春晚,說著街坊鄰居的新春趣事,偶爾傳來幾聲清脆的笑聲,把年味襯得愈發濃厚。
剛過九點,張澤謙便拎起提前備好的拜年禮——兩盒上好的茶葉,還有母親親手做的醬肉,準備出門拜年。
按照往年的習慣,第一站張澤謙總要去程強景家。
程強景是上一屆“小圓桌”成員,如今擔任黨校校長,論資曆、論交情,都是家裡的老熟人。
車子駛進程家所在的小區,剛停穩,張澤謙就看見院子裡站著個熟悉的身影。
“謙哥!”程度老遠就笑吟吟地揮著手,臉上帶著剛回家的輕鬆勁兒。
他比張澤謙小幾歲,穿著休閒的衛衣,頭發打理得整齊,一看就是剛從工作的城市趕回來。
“嗬,你這小子,啥時候回來的?”張澤謙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昨天晚上才到,堵了一路,到家都快十二點了。”程度笑著接過他手裡的禮物。
“我爸在家裡呢,念叨你好幾回了,說你今兒指定得來。”
跟著程度走進屋,暖意瞬間裹住了全身。
客廳裡的電視放著新春戲曲,程強景正坐在沙發上刷著手機,想必是在看親友發來的拜年消息。
聽見腳步聲,他抬頭一看,見是張澤謙,立馬放下手機,起身迎了過來,臉上的皺紋都笑開了。
“程叔!”張澤謙快步上前,雙手緊緊握住程強景的手。
程強景的手帶著長輩特有的溫度,掌心有些粗糙,卻格外有力。
“澤謙來啦!快坐快坐。”程強景拉著他坐到沙發上。
又喊程度趕緊倒茶,“新年好啊,這一年沒見,瞧著更精神。”
“托程叔的福,您也看著身子骨倍兒棒。”張澤謙笑著回應,目光掃過茶幾上的果盤,裡麵擺滿了橘子、核桃,都是過年常吃的零嘴。
程度端來兩杯熱氣騰騰的綠茶,放到兩人麵前,自己則拉了把小椅子坐在旁邊。
程強景喝了口茶,忽然問道:“你爸身體還好吧?我這都快好幾個月沒跟他嘮嗑了,上次通電話還是去年秋天。”
“勞您掛念,我爸身體挺硬朗的,”張澤謙放下茶杯,語氣帶著感激。
“今天我出門前,他還特意囑咐我,讓我替他給您問好,說等過兩天不忙了,就約您下棋。”
程強景一聽,臉上的笑容更濃了。
他和張澤謙的父親張仲愷都是甘南人,年輕時在地區行署辦公室共事,那會兒程強景還是張仲愷的下屬。
兩人脾氣相投,後來又一起跟著葉書記做事,一路互相扶持,情誼早就刻進了骨子裡。
葉書記退休時,兩人都已是副職,再後來張仲愷憑著能力更進一步,程強景則因為年齡到了,卸了實職轉任黨校校長。
如今兩人雖各忙各的,見麵次數少了,但這份大半輩子的友誼,卻從沒淡過。
“好啊,等他有空,咱們哥倆好好殺兩盤。”程強景拍了拍沙發扶手,又轉頭問起張澤謙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