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途中,張澤謙還特意前往長寧縣博物館。
在文物展廳內,張澤謙認真聆聽講解員介紹出土的秦漢青銅器、唐代陶俑,不時駐足細看文物細節。
當走到“秦都民俗文化展區”,看到非遺傳承人現場製作皮影時,張澤謙上前與傳承人交流:“文物和非遺是老祖宗留下的寶貝,不僅要保護好,更要活起來。”
“可以結合研學、文創,讓年輕人願意了解、願意傳承,讓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生機。”
結束鄉村調研,張澤謙馬不停蹄趕回秦都市中心,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
會議室裡,秦安雅長製藥、秦安科農乳業、秦安科爾新材料、秦安農艾網絡科技等10餘家民營企業的負責人圍坐一圈,桌上擺放著企業的產品樣品和發展報告。
“今天請大家來,就是想聽聽真話、了解實情,企業發展中遇到什麼難題,有什麼建議,都可以敞開說。”張澤謙的開場白簡潔直白,瞬間拉近了與企業家的距離。
隨後,企業家們紛紛發言:雅長製藥負責人提出“希望加快新藥審批流程,降低研發成本”。
科農乳業反映“冷鏈物流成本高,影響產品銷往外地”。
科爾新材料則擔憂“高端技術人才難引進、難留住”……
張澤謙一邊認真傾聽,一邊在筆記本上快速記錄,不時插話追問細節,對企業提出的問題逐一回應。
待企業家們發言完畢,張澤謙放下筆,語氣堅定地說:“近年來全省民營經濟頂住壓力、穩步發展,你們功不可沒。”
“我們會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用實實在在的舉措為企業紓困解難、賦能添力。”
隨即張澤謙當場提出三項要求:一是完善“企業訴求閉環機製”,由省發改委牽頭,收集企業訴求後分類交辦給相關部門,定期跟蹤問效,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
二是強化“產業鏈協同創新機製”,以產業鏈鏈長為抓手,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創新、金融創新聯動,比如針對科爾新材料的人才需求,由省人社廳對接高校開展“訂單式”培養。
三是加快惠企政策“直達快享”,簡化醫保、稅收等政策申報流程,聯合金融機構推出“民營企e貸”,切實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最後,張澤謙看向在場的企業家:“當前政策機遇、市場機遇都在,希望大家敢闖敢乾、大膽創新,在技術、產品、服務上多下功夫。”
“把企業做得更大更強,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在帶動就業、公益幫扶上多出力,咱們一起推動民營經濟再上新台階。”
座談會接近尾聲,在秦都市委常委會會議室,張澤謙對此次調研情況進行總結。
張澤謙首先肯定了秦都的工作:“一天下來,秦都在鄉村振興、民營經濟、文化保護等方麵都有實實在在的進展,乾部隊伍作風務實,值得肯定。”
緊接著,張澤謙話鋒一轉,提出明確要求:“下一步,秦都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
“以聚力打好‘八場硬仗’為抓手——在鄉村振興上,要持續壯大特色產業,完善基礎設施。”
“在民營經濟上,要落實好各項惠企政策,優化營商環境;在文化建設上,要做好文物保護和傳承利用。”
“同時還要補齊教育、醫療等民生短板,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張澤謙目光堅定地看著秦都的乾部們:“秦都是秦安省的重要增長極,希望你們進一步鞏固優勢、突破瓶頸、補強短板。”
“以更高的標準、更實的作風,為譜寫秦安新篇、爭做西部示範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