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的到周末的同意,立刻開始行動。
除了找代工公司,還需要加大動力電池的生產。
如果電池跟不上車的生產速度,導致車生產出來卻沒有電池用,那就非常可笑了。
孫堅直接找到了劉旭,兩個人準備配合著把事情完成。
劉旭就負責動力電池產線的問題。
而孫堅負責找合適的代工公司和同時經銷商談判銷售問題。
……
“孫總,我們公司應該是最有誠意的吧!
如果你可以答應把途樂一代電動車獨家權給我,我可以給你們一個最低的價格。”
說話的人是萬邦集團的董事長丁峰。
萬邦集團是最近才成立的一家集合汽車租賃、銷售等多種業務模式的集團。
也是最早找到星海科技希望代理途樂一代電動車銷售的公司。
“丁總,不用再說了,您應該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孫堅揮手毫不猶豫地就拒絕了丁峰的提議。
他不可能把銷售權隻交給一家公司。
除了擔心被這些銷售公司掣肘以外,還因為一家公司代理銷售占領市場實在是太慢了。
時間就是金錢,速度就是生命,現在儘快占領市場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就算我們把途樂的獨家銷售權給其他公司,他們也一樣會給我們一個很低的價格。”
孫堅說的是實話,丁峰說的這些根本不是他最需要的。
丁峰聽後低頭,皺著眉頭,他知道孫堅說的都是實話。
可是他們公司才成立沒多久,銷售網絡也沒有其他公司完善,根本拿不出有分量的承諾。
明眼人都看的出來,途樂電動車肯定會非常火爆。
雖然價格便宜,但是架不住賣的多一樣賺錢。
他作為業內人士,大致知道途樂的成本。
他們公司還專門估算過,利潤絕對非常可觀。
甚至可能比其他買大幾萬甚至上十萬的汽車利潤還高。
正因為有這樣的猜測,他才最早找到了星海科技。
“丁總,您也不要灰心。
我們還是談談銷售價格吧,以後我們還是有合作機會的。”
孫堅給丁峰畫了一個餅。
同時也想要加快速度,這次來的經銷商可不止丁峰一個人。
和這些經銷商談好了,他還要找汽車代工公司呢!
丁峰見孫堅這麼說,也知道自己不需要做無用功了。
為了讓星海科技看見自己的誠意,看來隻能在以後的合作中體現。
孫堅準備的銷售合同是相同的。
途樂一代分彆賣、和是早就確定好的。
所有經銷商在銷售時的價格都必須按照這個來。
合同規定,每賣一輛價值的途樂,銷售公司賺1000元。
賣一輛價值的途樂,銷售公司賺2000元。
賣一輛的途樂,銷售公司賺3000元。
孫堅這是設計,就是準備讓這些銷售公司多推廣售價最高的途樂一代電動車。
因為這輛車也是星海科技最賺錢的。
至於的途樂一代電動車,扣除代工費和給經銷商的費用後,賺的可能連3000都沒有。
丁峰看見孫堅合同上寫的內容,內心很吃驚,同時也鬆了口氣。
如他所料,途樂的利潤大的驚人。
價值的車,可以直接讓他們這些經銷商賺去3000元,可想而知這裡麵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