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d公司。
作為傳統車企,也是新能源轉型最迅速的車企。
此時也感覺到了壓力。
星海科技雖然走的是高端市場。
但是現在卻在低端市場落子。
這讓王福突然意識到,新能源賽道激烈的競爭快要開始了。
不過,他們byd一向以性價比著稱。
公司生產的汽車,大部分零件都是他們自己生產的。
可以說,他們已經把性價比給拉到了極致。
如果比一輛電動汽車的價格誰更低,王福還真沒怕過誰的。
“王總,如果我們把途樂公司的給收購過來,就可以補全我們在動力電池方麵的劣勢,我們這邊是……”
李龍的話還沒說完,就直接被王福給打斷了。
“貪多嚼不爛,我們好好發展磷酸鐵鋰電池就挺好的,隻要研發到極致,效果並不會太差。”
王福知道,紅山資本把出售途樂公司的消息到處傳播的用意,是為了吸引更多買家。
但是他思考一下就冷靜下來。
途樂這家公司的動力電池技術的確很厲害。
但也是星海科技不要了的。
星海科技舍得出售,就說明他們有更加領先的技術。
如果是這樣,他們花幾百億把途樂買過來,不就是買了個大坑嘛!
現在星海科技的確不出售芒果汽車上使用的動力電池。
但是,如果在之後宣布出售,這幾百億絕對會砸在手裡。
他們公司自己的電池技術,和途樂的技術差距並不大,再去購買新的技術,完全沒必要。
李龍聽王福早做好了決定,也就沒再多說其他的。
“召開董事會,我們需要準備調整戰略了。之前對新能源的投資,還是太膽小了,這次我準備在董事會提議加大投資。”
王福突然說道。
這讓李龍心裡一驚。
前幾天剛從魔都回來,王福就專門召開了董事會。
宣布加大對新能源賽道的投資。
怎麼今天看了一個新聞以後,又準備繼續加大投資了?
“現在不加投資,以後可就來不及了。”王福看著窗外,感慨了一句。
李龍不明所以,但是對於加大新能源的投資,他是非常支持的。
立馬轉身去聯係公司的各位董事。
……
不管是星海科技,還是江準汽車公司。
此時都不知道他們剛剛發布的公告到底有什麼威力。
除了這些公司,其他公司有的也在做調整。
有的卻對此不以為然。
北齊集團。
董事長徐赫一正在召集公司的人開會,商討的正是公司未來新能源發展的問題。
他坐在主位上,聽著其他高管討論,他卻沒有說一句話。
今年,他已經61歲了。
按理說他早就到了退休的年齡。
由於前幾年在他的帶領下,公司發展的很不錯。
所以他就一直在這個位置上坐著。
“我覺得,其他公司都在往新能源賽道發展,我們這麼久都不行動,不太好吧?”
一個高管發出了質疑,但是說的也比較委婉。
“有什麼不好的,我們公司有政策做擔保,肯定餓不死。”
另外一個高管不以為然。
在他們北齊集團,大部分訂單都來自政府、央國企、事業單位的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