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d公司。
王福自然也看見了“星海班”的一些情況。
自然也覺得校企合作,是一個非常好的為自己公司培養人才的辦法。
而且自從新能源時代以來,byd公司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也越來越多,自然需要更加高級的技術人才。
他有一種感覺,在未來byd公司肯定會成為非常了不起的存在。
所以這個時候為公司培養人才是非常正確的選擇。
目前,byd公司雖然占領了新能源時代的先機,但是在人才儲備這一塊兒其實是非常不足的。
在以前,可沒有多少畢業生願意畢業後加入byd公司。
畢竟在很多人眼裡,byd公司就是低端的代名詞。
特彆是byd公司生產的油車,性能更是非常差,很多人寧願選擇其他車也不會買byd公司的汽車。
但是誰又知道,僅僅在幾年後的byd會成為大部分人仰望的存在呢?
王福找來公司的幾個管理層:“星海班的成立,的確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學習經驗。”
“目前國內不管怎麼說,我們公司的新能源技術也算第一梯隊,為了公司以後人才的培養,我覺得我們也可以聯合國內的大學對相關人才進行培養。”
幾個高管們互相看了眼,說道:“王總,這個想法是挺好的,但是目前我們公司的社會接受程度不高,很難和有實力的國內大學合作。”
“是啊!這個事情我們很早就做了,但是國內的頂尖大學都不願意和我們合作,至於其他一般的學校……”
王福知道他們說的是什麼意思,厲害的學校看不上他們。
而他們自己也看不上一般的大學,所以就造成了這樣的一個局麵。
“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我們byd公司也和以前不一樣了。”
“之前我們公司沒錢,很多機會就錯過了,那時我們也沒有辦法。”
“但是現在我們公司賺的錢是原來的好幾倍,隻要舍得花錢,我相信那些頂尖大學是願意的。”
王福對此還是非常清楚的,國內的頂尖大學不少,每個學校每年獲得國家撥付的教育資金也非常有限。
除此以外,就是校友的捐款了。
但是錢這東西,對每個大學都一樣,當然是多多益善的。
王福可不相信他們會和錢過不去,以前沒錢的時候說話不夠硬氣,現在有錢了自然可以拿錢砸。
而且他相信他們花的錢肯定沒有星海科技的零頭,如果接下來想要在新能源競爭中站穩腳跟,舍得花錢是必須的。
聽見王福肯定的回答,在場的高管們也不再糾結,表示全力支持。
接著,王福就召開了股東會宣布了這個事情,得到了股東們一致的同意。
然後整個公司就開始行動起來,和國內的頂尖大學開始聯係。
周末還不知道,這次“星海班”會給國內的汽車公司那麼大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