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靜的村鎮裡,這段時間格外熱鬨。村裡的天然氣管道和飲用水管道剛剛安裝完畢,村委會便緊鑼密鼓地組織村民購買壁掛爐和燃氣灶,打算讓大家徹底告彆那燒了多年的煤炭爐。
消息一傳開,村民們就聚在村口討論起來。“這壁掛爐和燃氣灶真有說的那麼好?”一位大爺皺著眉頭問道,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疑慮。“聽說用起來方便又乾淨,還環保呢!”旁邊的大媽接過話茬,臉上洋溢著期待的笑容。柳琦鎏也在人群中,她心裡琢磨著自家那大戶型的房子,供暖一直是個難題,或許這是個改變的好機會。
“琦鎏啊,你家房子大,這壁掛爐和燃氣灶可是個好選擇。”村裡的李阿姨對她說道,“我家那小房子,用上這新設備後,可暖和乾淨多了。”柳琦鎏笑著回應:“我也正想著呢,就是不知道選哪款合適。”
村委會為了鼓勵大家購買,還推出了補貼政策。消息一出,村民們的積極性更高了。柳琦鎏回到家,和家人商量後,決定去看看壁掛爐。村裡推薦的兩款壁掛爐,他一眼就看中了一款功能齊全、外觀時尚的壁掛爐,可價格也不便宜,六千多元呢。但想到村裡的補貼政策,他咬咬牙還是買了下來。
“爸,媽,這壁掛爐雖然貴點,但有補貼,而且以後用著也方便。”柳琦鎏向家人解釋道,“咱們每年的供暖費用也能省不少呢。”家人紛紛表示讚同,決定一起前往村委會指定的銷售點購買。
安裝師傅很快就把壁掛爐安裝好了,看著嶄新的設備,柳琦鎏滿心期待。這時,村裡的乾部也來了,笑著對他說:“柳大哥,這補貼的三千多塊錢很快就會打到你賬戶上,以後你就等著享受這新設備帶來的便利吧!”柳琦鎏感激地說:“太謝謝村裡了,我也盼著能早點告彆那又臟又麻煩的煤炭爐。”
到了供暖季,柳琦鎏家用上了壁掛爐。溫暖的氣息很快彌漫了整個屋子,再也沒有了煤炭爐那嗆人的煙味和灰塵。柳琦鎏坐在舒適的沙發上,感受著室內的溫暖,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晚上,柳琦鎏和鄰居們聊天時,大家都在分享使用新設備的感受。“我家那燃氣灶炒菜可快了,火力又足,做出來的菜都更香了!”一位鄰居興奮地說。“是啊,我也覺得這壁掛爐比煤炭爐省心多了,不用天天添煤,也不用擔心煤氣中毒。”另一位鄰居附和道。
“我算了一下,往年每年供暖買煤炭要花四千多元,而使用壁掛爐後,每年購買天然氣隻需要三千多元,不僅省錢,還更環保。”柳琦鎏感慨地說,“這多虧了村裡的好政策,讓我們的生活有了這麼大的改變。”
日子一天天過去,小山村徹底告彆了煤炭爐的時代。村民們在溫暖、乾淨的環境中生活著,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柳琦鎏知道,這不僅僅是生活方式的改變,更是村子發展的一個新起點,未來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
隨著時間的推移,村民們逐漸適應了新的生活方式。村裡的小學也在村委會的幫助下,安裝了壁掛爐和燃氣設備,孩子們在溫暖明亮的教室裡學習,老師的教學環境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老師,現在教室裡這麼暖和,我們上課都更有精神了。”一個小女孩高興地對老師說。老師笑著點頭:“是啊,這都要感謝村裡的好政策,讓我們能有一個更好的教學環境。”
村裡的老人們也感受到了新設備帶來的便利。以前冬天燒煤炭爐,他們常常因為添煤而感到疲憊不堪,現在有了壁掛爐,他們可以輕鬆地度過寒冷的冬天。
“我這老胳膊老腿的,以前每天添煤都累得不行,現在好了,有了壁掛爐,我再也不怕冬天了。”一位老人感慨地說。
村裡的年輕人們更是積極利用新的能源設備,開展起了各種創業活動。柳琦鎏門市部旁邊的鄰居,換掉煤炭爐,使用燃氣灶開了一家小吃店,生意異常火爆。
“大哥,多虧了村裡安裝了天然氣管道,我的小吃店才能這麼順利地開起來。”柳琦鎏門市部旁邊的鄰居對柳琦鎏說道,“這燃氣灶火力足,做出來的食物味道更好,顧客們都特彆喜歡。”
柳琦鎏看著鄰居的生意越做越好,心裡也非常高興。他深知,這一切的改變都離不開村裡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扶持。
“未來的日子,我們一定要更加努力,把村子建設得更加美好。”柳琦鎏在心裡暗暗下定決心。
柳家街的老宅子裡,住著柳琦鎏的父母。歲月在這老宅的牆壁上刻下深深淺淺的痕跡,就像時光在老人臉上留下的皺紋。那斑駁的牆麵,剝落的油漆,仿佛在訴說著過往的故事,每一道裂痕都承載著時間的重量。
柳琦鎏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在外麵蓋起了嶄新的樓房。那天,他滿心歡喜地邀請父母搬去新家。陽光透過新居的大窗戶,灑在光滑的地板上,反射出溫暖的光芒。柳琦鎏興奮地說:“爸,媽,看看這新家,多寬敞,多亮堂!搬過來跟我一起住吧,也好享享清福。”父親一聽,眼睛裡閃爍著期待的光芒,連連點頭答應,仿佛已經看到了在新環境裡的愜意生活。他高興地回應道:“好啊,好啊,新房子好,咱們也能換個新環境。”可母親卻態度堅決,說什麼也不搬。她皺著眉頭,語氣堅定地說:“我不去,我就住在這老房子裡。這兒是我的家,有我一輩子的回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或許是分家時的那份執念,又或許是對這老房子有著太深的感情。當年分家,大哥在北京的高等學府任教,很少回家,母親便一直住在大哥這塊宅基地上,一邊給大兒子守著老房子,一邊在這熟悉的環境裡安度時光。人老了,總是念舊的,這老宅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承載著她太多的回憶。2005年的時候,遠在美國的大哥曾有過翻蓋老房子的打算,想讓二老住上新房。柳琦鎏的弟弟柳琦澤和大姐夫為此籌劃了一段時間。他們忙碌地測量、設計、預算,可最後給出的預算過高,這件事便漸漸沒了下文。而那時的柳琦鎏,正忙著自己的門市部,無暇參與到翻蓋老房子的籌備中。日子就這麼平淡地過著,那件事放下後就再也沒人提起。
隨著時代的發展,天然氣進村了。村裡的家家戶戶都接上了天然氣,用上了乾淨便捷的能源。可柳家的老宅卻成了個例外。由於房子陳舊,布局不合理,天然氣安裝的位置怎麼都確定不下來。施工人員在這老宅周圍轉了一圈又一圈,無奈地搖頭。最後,天然氣管道隻能在街道裡留下一個進口管,就像一個無奈的歎息。
一天,柳琦鎏回到老宅,看到工人們正在門口忙碌。他走上前,焦急地問:“怎麼了?安裝不了嗎?”工人歎了口氣,搖了搖頭說:“這房子太老了,布局不合理,你們住戶確定不了合適的位置,我們無法施工。”柳琦鎏眉頭緊鎖,心裡有些失落。他走進屋裡,看到母親正坐在椅子上,手裡拿著舊照片,眼神有些迷茫。就在這時,柳父正坐在那張搖搖晃晃的木頭椅子上,手裡拿著一本泛黃的老相冊。聽到兒子的聲音,他抬起頭,臉上露出一絲笑容:“琦鎏啊,你來了。看看,這是你小時候的照片。”柳琦鎏走過去,蹲下身子,和父親一起翻看那些舊照片。照片上的他,還是個紮著羊角辮的小男孩,笑得十分開心。“那個時候,咱們一家人多熱鬨啊。”柳父感慨道。就在這時,柳母從廚房裡走了出來,手裡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雞湯。“琦鎏,來,喝碗雞湯。這是我早上剛殺的雞,新鮮著呢。”柳母溫柔地說道。柳琦鎏接過碗,聞著那香甜的雞湯味,心中感到無比溫暖。他知道,這是母親對他滿滿的愛。“媽,我今天來是想跟你們說一件事。”柳琦鎏放下碗,鄭重地說道。“什麼事啊?”柳母有些好奇。“我在外麵蓋了新房子,想讓你們搬過去跟我一起住。那邊寬敞明亮,設施齊全,比這裡舒服多了。”柳琦鎏滿懷期待地看著父母。柳父的眼中閃過一絲驚喜:“新房子啊,那肯定很好。”可柳母卻皺起了眉頭:“我不去,我就住在這老房子裡。這兒是我的家,有我一輩子的回憶。”“媽,現在時代不一樣了,咱們也應該享受一下新生活。”柳琦鎏試圖說服母親。“不,不一樣。這老房子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個住的地方,它是我的根,是我的全部。”柳母語氣堅定,不容置疑。柳琦鎏看著母親那堅定的眼神,知道自己無法改變她的決定。他歎了口氣,心中有些無奈。他欲言又止:“媽,天然氣裝不了,咱們這老房子……”母親抬起頭,微微一笑,說:“沒事,孩子,這房子再破,也是咱們的根啊。它陪著我經曆了風風雨雨,我舍不得離開。”
站在老宅門口,柳琦鎏看著周圍鄰居們蓋起的新房新樓,再看看自家這陳舊的老宅子,顯得那麼寒酸破舊。父親站在他身旁,輕輕歎了口氣,說:“唉,這房子啊,真是跟不上時代咯。”母親卻依舊一臉平靜,撫摸著老宅的牆壁,說:“這房子再破,也是咱們的根啊。它見證了我們一家人的成長,承載著我們的喜怒哀樂。我願意守著它,直到最後一刻。”
一天早晨,柳琦鎏再次來到老宅子看望父母。走進院子,看到母親正在院子裡劈柴生火,心中一陣酸楚。
“媽,你看周圍的鄰居都用上了天然氣,咱們什麼時候也能用上啊?”柳琦鎏關切地問道。
母親歎了口氣,說道:“這房子太舊了,結構複雜,天然氣公司的人來看過,說廚房位置不能確定,管道進不了戶。”
父親在一旁補充道:“我們也想換新的,可是這房子拆了又覺得可惜。”
柳琦鎏環顧四周,看到這座陳舊的老宅子在周圍嶄新的房屋映襯下顯得格外寒酸破舊。他心裡明白,父母對這座老房子的感情不是輕易能割舍的。
柳琦鎏走出老宅子,站在街道上,看著周圍的鄰居們都蓋上了新房新樓,心中不禁感慨萬千。他想起小時候,這裡的每一條小巷、每一棵大樹都是那麼熟悉,如今一切都變了模樣。
“柳師傅,你們家怎麼還不翻蓋老房子啊?看看周圍這些新樓,多漂亮!”一位鄰居笑著打趣道。
柳琦鎏苦笑了一下,回答道:“老人家舍不得,總覺得這裡有太多的回憶。最主要的是,這塊宅基地是我大哥的,我大哥不下決心翻蓋,我做弟弟的也不好做主不是。”
鄰居點點頭,理解地說:“是啊,老人總是念舊。不過,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大家也都講究舒適和方便了。”
回到家裡,柳琦鎏決定再次勸說父母搬過來住。他知道,隻有這樣,才能讓他們享受到現代生活的便利。
“爸,媽,我想再跟你們談談搬家的事。”柳琦鎏誠懇地說,“現在村裡都在用天然氣,老房子安裝不了,冬天取暖會很不方便。”
父親點了點頭,說道:“我們知道,但我們真的舍不得離開這裡。”
母親則更加堅決:“這房子是我們一輩子的心血,怎麼能說搬就搬呢?”
柳琦鎏耐心地解釋道:“我知道你們有感情,但現在的條件比以前好多了。搬到我那裡,你們不用再為取暖和做飯發愁,還能享受更好的生活環境。”
父親歎了口氣,說道:“琦鎏,你說得有道理,但你娘說,我們年紀大了,習慣了這裡的一切,換個地方總覺得不適應。”
喜歡田野的變遷請大家收藏:()田野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