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一點,200家地產集團齊齊發聲。
所有媒體渠道都可以看到他們的官方聲明。
為了響應政府號召,我司決定重啟集團旗下所有爛尾樓盤,資金已經到位。
請各位業主朋友們耐心等待,下午各個工地即將準備開工工作。
一石激起千層浪!
這消息以光速傳播開來,整個互聯網都開始在討論這事兒。
【這些開發商到底是噱頭還是良心發現?居然打算重啟所有爛尾樓盤!】
【我希望是真的,這樣不知道多少家庭又可以重新住進自己的新房了。】
【我覺得是假的,這些開發商就沒一個好東西,怎麼可能這麼好心,而且幾百家一起發聲明,這可能是國家出手了,不得已發的吧。】
【樓上說的有道理,不過我就是其中一個爛尾樓盤的業主,我希望他們這次真能把樓盤給盤活。我們一家等這一天等的太久了!現在終於有了一點希望,我希望他的真的!】
【同情樓上的,買房就不要買期房,買現房,根本不怕開發商爛尾!】
【就是,其實說到底銀行也有很大的責任,可惜咱們升鬥小民...哎...不說了。】
...
這消息也很快傳到各地政府首腦耳中,有人高興,有人疑惑。
高興的人是為人民高興,疑惑的人是為夥伴疑惑。
李燁沒管網上的討論,發出聲明後,繼續命令各個集團開始調集資金。
資金不夠的開始就去銀行抵押資產。
而那些被控製的分身同樣開始抵押手裡的資產給銀行,隨後把所有的現金流全部轉給了集團賬戶。
很快各個集團就調集了超過10萬億的資金規模,平均一家500億還是輕輕鬆鬆拿出來。
一個是24小時分身控製的股東貢獻了一部分家產。
一個是固化分身貢獻的自己的所有資產和抵押的集團資產。
這些集團的資金流動根本瞞不過銀行監管係統。
銀行高層很快就發現了這一大筆資金的動作,立馬彙報了高層。
高層得知真相後,同樣震驚,不過更多的是高興。
這麼大一筆資金可不僅僅是解決那些爛尾樓盤的情況,還能通過整個房地產上下遊刺激市場需求。
放大杠杆,刺激經濟!
高層立馬讓人民日報好好表揚了這些集團一番,同時暗示其他集團向他們學習。
另一頭,在各個集團資金剛一到齊。
李燁就命令所有集團先把那些供應商的欠款先付了,隨後通知所有供應商開始供貨重啟樓盤。
這次貨到付款,不拖欠!
頓時原本打算永不合作的各個供應商立馬同意了。
這天上掉餡餅了!
這兩年地產寒冬,他們材料都不好賣,公司人員裁了一輪又一輪。
很快關注著自己買的爛尾樓盤的業主就敏銳的發現了自己所買的爛尾樓盤開始動工了。
工人開始入場了,貨車開始拉著材料進進出出了。
頓時所有爛尾樓盤的業主群都轟動了。
紛紛轉發這些視頻到自己所在的業主群。
李燁操控的集團下那些爛尾樓盤的業主倒是人人歡呼,不過另外80%李燁無法控製的爛尾業主們隻能看著彆人的樓盤重新羨慕嫉妒。
不少人紛紛呼籲大家一起去找政府,找開發商重啟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