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轉眼又是一個月過去,李燁的屬性已經提升到了4500萬了,現在他的精神力一掃可以橫越大半個亞洲。
但是目前他的實力進步對他的生活並沒有什麼影響。
不過李燁分身的實驗室再次傳來了好消息,L1合金再次升級為L2合金了。
L2合金彌補了L1合金的不足,增加了高強度、高韌性和可塑性以及輕量化和真空環境的適應性,這也就是說這款合金目前已經滿足製造飛船的條件。
李燁直接命令分身帶領科研團隊開始設計製造一代宇宙飛船,至於發動機的位置隻有先留著,目前材料問題已經解決,但是能源問題還需要研究。
現在分身帶領的科研團隊在有了L2合金後,已經進入了聚變核反應堆落實階段。
目前主流的核反應堆為裂變反應堆,像什麼核動力的航母以及核潛艇等等他們的核反應堆幾乎都是用的裂變反應堆。
這種反應堆對於航天而言有點不太友好,目前的裂變反應堆主要用的是鈾235,如果進入了宇宙,等飛船上的鈾235用完了,那如果又沒有找到新的能源補充點,對於整個飛船而言都是災難性的後果。
聚變的燃料來源更加豐富,也更安全。
除此之外宇宙的時間跨度極大,還需要飛船上設置大型的生態係統保障各種生命的正常發展生活。
不過這個東西已經有研究的成果,李燁的分身直接在他們的基礎上研發就行了,節省了大部分時間。
至於民用方麵,李燁沒去參與。
有著科研大陸這個科研輔助器,現在的電池發展同樣迅猛,新一代固態電池已經能跑1萬公裡了。
老舊的燃油車目前正在加速淘汰,甚至那些今年年初才買的電車,在新電池出來後,直接貶值的無人問津。
最主要的原因則是各大汽車公司更換了新一代的固態電池,但是價格並沒有變化多少,因為沒有太大的科研成本,生產的材料成本同樣沒有怎麼增加。
而且這個東西不是某家獨有的,大部分的汽車公司都可以通過科研大陸很快研發出來相似的電池。
這就使得大部分汽車公司雖然很想漲價,但是不敢漲,到時候很容易把自己給困死。
不僅在電池方麵有著這些變化,在車身材料方麵同樣變化巨大。
現在你要是車子不能在撞擊中不變形,那都沒人買你的。
科技的發展帶來的需求是海量的,但是李燁旗下的公司杜絕996,基本都是早上10點上班,中午11點半吃飯,休息到2點上班,下午5點下班。
至於工資,他隻需要減少一點利潤就可以支付了,完全不是問題。
目前在華國李燁分身旗下的公司已經進入了幾百家,每一家的規模都不小,員工人數都在幾千上萬。
所有公司他都按照的這個方案執行,除此之外還包含了他控製的房地產行業,醫藥行業全部按照這個執行。
這讓華國其他那些恨不得員工天天九九六,把一個人當三個人用的公司,氣得牙癢癢。
不過他們也不得不變,現在不是人多了,而是人家隨時可以找到事情來做。
無限網路中做下各種測試,連續幾天就能把你最擅長的一個點給你發掘出來,隨後網絡分身給你規劃好需要學習的所有路徑進行由低到高的知識灌輸。
能力強的兩三周可能就會了新技術,能力弱的一個月幾個月的可能也會了!
就這,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