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疆生是在晚會上第一次看到的伊白梅。
這也是他人生二十年裡第一次怦然心動。
心動的莫疆生行動很是隱秘。
他沒有如同旁人那樣去造什麼偶遇,而是采取了較為穩妥的迂回方式。
動手能力不錯的他,利用一次“巧合”參與了文工團的道具維修工作。
有了第一次,自然就有了無數次。
隻是他不知道的是,張寶根這個家夥早就在文工團的各個環節都設置了眼線——劉思敏和宮愛珍用小零食拉攏了很多文工團的女知青。
尤其是如果有男同誌介入到了與梅子有關的專用場地、器械、配樂、道具、彩排、服裝什麼的,都必須告訴他。
莫疆生在幫忙維修的過程中,自然是對梅子用的最為上心。
所以他很快暴露在張寶根的視線裡。
寶根稍微試探了一下,讓劉思敏“無意”中在莫疆生麵前提起梅子最喜歡紫色,果然隨後莫疆生幫忙維修的幾個道具都被上了紫色。
罪名成立!
寶根一決定出手,本來在領導們眼裡是知青們小打小鬨的事情立即變得不一樣起來。
首先,老秦花了兩天時間遞交了一份完整詳儘的複點流程計劃。
包含了收複五連據點需要的環境、人力、財力、物資、運力等各種配備預案,他將整個流程一共分為四個階段。
甚至還帶有以前類似的開點資料、數據做為論據。
這是一份一點都不激進、反而相當穩妥的複點計劃。
幾個領導看了之後都沉默不語——被這份計劃說到心裡去了。
例如龐師長和政委不想大張旗鼓,把資源大量投入一個不是那麼理智的項目裡;孫主任既擔心師裡的榮譽被人質疑,又擔心複點的成功率,兩下為難;邱副師長則是不想擔下拋棄老戰友舍命開發駐地的名聲。
而老秦的建議第一步隻是派出兩個班的知青對駐地進行清理,需要的人力和物資都不多,時間也是看情況而定,但在對外宣傳上卻有了回旋的餘地。
政委搖頭歎息半天:“是我的失誤啊,這個小秦,我怎麼之前沒發現他還有這個能耐?”
“這不比那些本地知青一點到晚嘰嘰喳喳靠譜得多麼?”
領導們動心了,接下來還得讓本地知青們發發力。
尤其是讓那個喜歡對著文工團方向發呆的莫疆生找點事做。
說到傳播流言這種事,莫疆生或者在本地知青裡算水平很高的,在張寶根麵前就是個小學生。
寶根覺得傳播流言這種事兒,你得隱隱約約的不能把事兒說的太絕對,還得欲遮還休,七八分真三兩分假,效果更不能是單一的,否則太容易被追溯來源。
在莫疆生同誌愛上給文工團義務幫忙的第四天,一則隱隱約約的流言在整個師部年輕人中開始流傳。
“都聽說了嗎?師部幾個領導都覺得莫疆生在幕後搗鼓主持的這個事很有魄力!”
“說是很看好莫疆生的未來,準備把他分配去小海子水庫好好培養培養。”
“唉,他不是主動要求駐點收複陣地的嗎?”
“人家莫疆生確實優秀也積極,但人家裡……哎,天下都是一樣的爹媽,你懂的……。”
“哦,這麼說來,咱們鬨了半天的複點行動就咱們幾個人去,他莫疆生還去不成了?”
“得了,事情就這樣!哦,記住!告訴我的人說了,這事千萬不能傳到莫疆生耳朵裡,還有李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