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長班的學生聽到寶根的回答,臉色頓時放鬆了許多。
走後門來參觀的不少,但如此理直氣壯的倒還是第一次見到。
“那你們就在這裡待著,”其中一個學生猶豫了一下,“聽到什麼動靜都不要出來。”
寶根和伊白梅沒有反對,因為剛才那位老師也是這麼吩咐的。
幾個育英小學的學生出了門便開始低聲商量。
“怎麼辦?老師怎麼會把外校的孩子引到閱讀室來休息?”
“馬上去通知他們不要過來了,他們得換地方。”
幾個人急匆匆的離去。
寶根和伊白梅拿著課外讀物才看了一會兒,就聽見門口響起了零散的腳步聲。
七八個高年級的小學生陸續走了進來。
“咦,這裡怎麼有人,誰把家裡的弟弟妹妹帶來了?”
領頭的小學生看上去大概十一二歲的樣子,他隻是略看了一眼東張西望的寶根和安靜看課外讀物的伊白梅,便把目光收了回去。
“沒關係,”他解下自己的紅領巾,開始活動身體,“都準備準備,那幾個學校的人應該快到了。”
“嗬嗬,”其中一個表情有些囂張的男孩故意學著大人的樣子冷笑,“我就怕他們爽約不敢來了。”
他的同伴也大聲附和。
“就是,看我們育英不順眼的人多了去了,等會兒就讓他們見識一下我們育英小學各特長班的實力!”
“你聲音小點,”領頭的學生拉了這人一把,“彆真把值班的老師給引了過來。”
他又看向跟在最後的一個女孩。
“誰帶他們進學校,可彆真被老師發現了!”
“放心,我讓人帶他們走的是南邊的缺口,今天休息日,學校裡老師本來就少。”
這些人嘰嘰喳喳的一番議論,引起了寶根的好奇心。
整個京城如育英這樣出色的、可以接待外賓的小學一共有四所。
分彆是京城第一實驗小學和第二實驗小學,這兩所都在西城。
而剩下的兩所分彆是育英和師大附小,同在海澱。
按照京城教育部門的安排,東城那邊的小學一般與海澱這邊的優秀小學進行對標——例如跨區競賽、互相參觀學習之類。
可因為有育英和附小的存在,導致東城那邊的優秀小學生每次過來交流都會落得灰頭土臉的下場。
師大附小做事還多少留著情麵,可育英小學卻不一樣,講究一個“宜將剩勇追窮寇”。
弄得東城那邊的老師和學生都不愛來育英交流。
可偏偏每學期都有交流任務要完成!
一來二去,東城那邊的優秀學生都在心裡憋了一口氣。
正好最近一兩年,在東城那邊出現了一批好苗子。
這些孩子都是各個學校出類拔萃的存在,哪裡忍得下育英每學期的“教育”。
單個學校拿出來確實拿你育英沒奈何,可如果東城的幾個知名小學的尖子生聯合起來再和育英比一比,那鹿死誰手卻尚未可知。
在這個時期,老師們是不會去挑動這個事的,琢磨這個還不如多想法子給學生們找點營養。
所以這件事是育英的尖子生和東城幾個尖子生私下組織的。
京城的好學生有個特點,組織能力都不錯。
沒花幾天就私下聯絡安排好了一切。
寶根和伊白梅今天來的也是巧了,剛好遇到兩邊正式比劃。
“東城那邊會來八個人,”有人在分析敵情,“東交民巷小學有兩個、體育路小學來了兩個、第一師範附小有一個......,一共六個小學八個人,說是他們那邊特長最厲害的。”
“咱們這邊也是八個人,”育英領頭的學生叫郭誌存,他比起其他人明顯要冷靜很多,“不要大意,我聽說東城這兩年確實出了不少好苗子,前幾次他們幾個和咱們也比得有來有回的。”
說完,他還從自己書包裡掏出了幾樣東西來。